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又一地方国有信托公司收到了大额罚单。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一次性开出22张罚单,直指国通信托13项违法违规事由。其中,国通信托被罚585万元,同时18名责任人被处以警告,另有3名主要责任人被处以警告并合计罚款46万元。
面对巨额罚单,国通信托随后在其官网发布临时信息披露公告称,本次处罚是监管部门对公司2022年外部专项审计结果所作出的处罚,所涉问题均发生在 2022年及以前年度。公司高度重视,已按监管要求落实整改,所涉项目均已清算结束或整改完毕。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业内了解,2022年审计署审计对21家地方国有信托公司开展了审计,此前已有部分地方国有信托公司因审计署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被处罚,国通信托此次被罚同样缘于2022年审计署的审计。
13项违法违规问题合计被罚631万元
此次国通信托被罚,主要涉及13项违法违规事实。
具体来看,鄂金监罚决字〔2024〕3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国通信托共存在以下违法违规事实:风险底数不实,掩盖表外风险资产,少计表内不良资产;虚假压降融资类信托;投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信托资金违规流入禁止性领域;违规开展政信业务;违规汇集员工及其亲属资金设立虚假家族信托;虚设财产权信托弥补其他项目收益;违规开展通道业务;项目发行中未充分向投资者揭示项目风险;违规通过非金融机构代销信托产品;虚增房地产类信托规模规避监管;违规兑付超额收益;风险项目中对投资者进行违规兑付;资金池业务经营管理不审慎。
基于以上问题,监管方面对国通信托开出了585万元巨额罚单。与此同时,21名相关责任人也一同领罚,职务涉及三名副总裁、一名总裁助理以及多个地区、多部门业务经理或信托经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国通信托存在的多项违法违规事实在过往监管罚单中并不常见,比如,“违规汇集员工及其亲属资金设立虚假家族信托”“违规兑付超额收益”“违规通过非金融机构代销信托产品”“虚增房地产类信托规模规避监管”等。
就上述相关违法违规问题涉及的产品类型、违规操作的用意等相关问题,记者曾致电致函国通信托方面,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天眼查显示,国通信托控股股东为武汉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1.58亿元。
国通信托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国通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15亿元,同比下滑40.67%;实现净利润5.45亿元,同比下滑7.18%。
17家信托公司有帮企业实施粉饰报表、转移资金等违规行为
据了解,2022年4月至7月,审计署曾进驻20余家地方国有信托公司开展审计工作。
2023年6月,审计署网站公布的《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21家被审计的信托公司中,有17家信托公司帮助实体企业实施粉饰报表、转移资金、隐瞒关联交易等违规行为。有8家信托公司借主业之名行违规之实,通过设立形式合规的资产服务信托计划等,协助多家企业发放网络贷款,并违规将尽职调查、风险评价等实质审核环节外包。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以来,已有多家地方国有信托公司被处罚。
比如,2023年9月,厦门信托因项目审查、审批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不准确,导致超需求发放贷款等七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监管罚款415万元,同时3名相关责任人被给予警告。
又如,2023年10月,山西信托因未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少计表内不良资产,少计提一般准备;未准确计算风险资本;未对资金使用进行监控,导致信托资金被挪用;违规向不符合资质的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等十余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监管处以720万元罚款,同时十余名相关责任人被给予警告。
实际上,2023年下半年就有当年已经受罚的地方国资信托公司方面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受罚缘起于2022年审计署对4家中央金融机构和21家地方国有信托公司进行的审计调查。“最终,审计署给予我司‘经营风格相对稳健,经营风险总体可控’的总体评价。同时,审计调查也指出了信托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上述地方国资信托公司方面表示。
“此次审计过程中,每家信托公司都或多或少发现了一些问题,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已经收到了罚单,接下来应该还会有信托公司收到罚单。”有信托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各地方监管局公布罚单的时间节点都不一样,不会只有这几家被罚!”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