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泳坛“再就业”
2024-08-30 10:08      作者:刘旺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刘旺 北京报道

时隔四年零三个月,孙杨终于重回泳坛。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孙杨曾是中国体坛商业价值最高的运动员,但2020年的禁赛事件对他的商业价值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禁赛期间,孙杨尝试了多种方式保持活跃,也尝试其他的“就业方式”,包括直播带货和深造学习,尽管这些尝试与他巅峰时期的收入相比仍有差距。

不过,随着孙杨在游泳赛场上实现“再就业”,他的商业价值也显示出复苏的迹象。可以看到,他依然保持着高涨的关注度。值得注意的是,想要重返国家队,孙杨也仍然面临着个人成绩和规则的双重挑战。

回归泳坛

8月25日,2024年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在安徽合肥开赛。在备受关注的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代表浙江队出战的孙杨以3分49秒58的成绩夺冠。

早在5月28日,孙杨正式解除禁赛,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孙杨提到:“2020年,当我接到仲裁最终结果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4年后我一定会回来,不会选择退役。”

如今,孙杨用一个冠军来为自己的回归之路开了一个好头。

不过,对于孙杨能否回归国家队,仍然有着不确定性。从规则上来讲,2021年,体育总局就颁布了《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因兴奋剂违规被禁赛1年以上的运动员和辅助人员,不得以任何身份入选国家队。禁赛期在1年及1年以下的,进入国家队需严格审核。”

记者注意到,1年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此前就有媒体分析称,2016年,举重名将廖辉就因兴奋剂阳性被禁赛4年,上诉后禁赛期缩减为2年,但最终无缘里约奥运会。而同样受到过兴奋剂处罚的孙杨、宁泽涛则顺利计入了游泳代表团的大名单之中,此前,孙杨曾经因为样本中查出了违禁药物曲美他嗪被禁赛3个月,宁泽涛则曾因瘦肉精阳性被禁赛1个月。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认为,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能不能代表国家队出去比赛,对其商业价值的影响很大。所以就要看孙杨这种情况是否适用于相关的条例。

不过,孙杨在一档节目中对外透露,将参加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第十五届运动会,这也让外界对孙杨的“王者归来”充满期待。

体育竞技与商业价值

孙杨的体育竞技情况与其商业价值情况,好似两条同频曲线。

据统计,孙杨巅峰期商业价值排名中国体坛第一,先后代言了诸多品牌,涵盖体育、汽车、手机、保险、酒、饮料等10多个种类。在2019年ESPN进行的百大运动员排名(WORLD FAME 100)中,孙杨位列全球第43位。

但随着禁赛风波,孙杨的商业价值便短期内几近归零。而在禁赛期当中,孙杨也尝试了短视频直播带货,2022年,其在两天的时间当中,化身“美妆种草官”,依次在直播间销售了包括雅诗兰黛、赫莲娜、欧莱雅、娇韵诗在内的各大高端美妆产品,并涵盖水、乳、精华、眼霜、面霜、粉底液等近70个产品品类。

彼时有媒体报道,孙杨最终实现了将近1200万元的销售额。但这较网传其巅峰期6900万元的商业价值,仍相去甚远。

不过,好消息是孙杨的商业价值正在回归。8月26日,微博话题#孙杨复出后连签两笔代言#登上热搜,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次。这两个品牌分别是泳装品牌范德安和名仁苏打水。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孙杨的商业价值肯定会比禁赛期要有一个改变。孙杨4年下来,能够保持如此状态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另外,经历过重大打击的孙杨,在心智上会更加成熟,在行为方面也会更加成熟。不过,也要考虑到当下泳坛新人辈出的情况,所以对于孙杨未来的商业价值,仍要保持一个乐观谨慎的态度,乐观是底色。”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已经有一些热衷于体育赞助的企业,在打听孙杨的情况。

“如果孙杨能够保持住状态,以他过往拥有的人气和重新回归的状态,还是能够呈现一定商业价值的。”张庆表示。

实际上,孙杨呈曲线的商业代言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运动员代言对企业的风险。

张庆曾提到,运动明星代言风险有两大类。一是竞技型风险。在竞技运动中,特别是高水平竞技项目,运动员因伤病无法参加比赛,或者由于比赛评分规则更改,运动员原有的技能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比如一些空中技巧。二是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风险。道德风险方面主要是指,运动员因行为失当引发的社会负面舆论。

张庆指出,通常在代言合同谈判过程中,双方会字斟句酌对此类风险发生时的权利归属和追责方式加以界定,进行明确。

记者注意到,2008年时,刘翔退赛时间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彼时,刘翔代言的品牌包括凯迪拉克、安利纽崔莱、可口可乐、白沙文化、杉杉男装、千里马汽车、伊利等10余家,是最炙手可热的体育运动明星。

但其伤病也确实属于不可抗力,而此时,便对品牌的公关技巧提出了考验。

此外,还有品牌之间的权益问题。此前,可口可乐的品牌代言人NBA运动员勒布朗-詹姆斯,在双方合作结束的情况下,转投到了百事可乐,与百事可乐达成了合作。尽管双方是“和平分手”,但由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竞争关系,还是让球迷对该事件进行了广泛讨论。

清华大学快营销研究员孙巍指出:“在签约的合同约定中,需要考虑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品牌代言风险,尽量最大化地降低品牌危机。与此同时,品牌也应该利用这样的危机,化危为机。”

(编辑:于海霞 审核:厉林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