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业绩整体下滑 头部公司IPO撤回率、罚单高企
2024-09-06 05:09      作者:罗辑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日前,上市券商2024年半年报全数披露。按照Wind中信证券行业分类口径统计,54家上市券商总体营收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相较上年同期双双下滑,后者降幅更是超过两成。

分业务条线看,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和信用业务收入缩水幅度最大。其中,头部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更是出现了“滑铁卢”。例如“券业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三中一华”之一的中信建投(601066.SH)、沪上头部海通证券(600837.SH)等传统投行“大佬”均出现了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的“腰斩”。而“船小好掉头”的一些中小型上市券商,不仅在“投行寒冬”之下实现了业务逆势增长,通过差异化布局,依靠资管、自营等业务的收入增长,更是拉动了这类券商整体盈收双双“逆袭”。

大中型券商收缩更剧烈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总体实现营业收入2478.81亿元,同比下滑12%;归母净利润合计为715.42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下滑22%。

与往年不同,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最大的上市券商以大中型券商为主。

统计来看,有10家上市券商营收规模同比缩水幅度在27%以上,其中9家总资产规模在800亿元以上,有6家总资产在2000亿元以上,有3家总资产在5000亿元以上。同样,有10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出现50%以上的同比下滑,其中大部分总资产在800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榜单”中,资产规模最大、收缩幅度也相对较高的是海通证券,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接近五成,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5%左右。另外2家资产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的是中金公司(601995.SH)、中信建投,两家营收同比下滑分别达到28%、2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分别达到37%、34%。

实际上,截至今年6月末,上市券商的总资产中位数是972亿元,总资产800亿元以下的上市券商有21家。其中仅有4家营收同比下滑幅度20%以上,有7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在四成以上。而总资产规模在1500亿元以上的上市券商有20家,这其中营收同比下滑幅度20%以上的有8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在四成以上的有6家。

回溯来看,2022年以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幅度最大的前十上市券商,主要是总资产规模在600亿元以下的中小型券商。这类“榜单”中不仅头部券商占比极小,总资产规模在800亿元以上的上市券商也不多。

但是2022年中报以后,盈收收缩幅度最大的前十上市券商中,总资产规模在800亿元乃至千亿级以上的上市券商占比慢慢增加。2023年上半年盈收收缩幅度最大的前十上市券商中,总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大型券商占比陡然升高。彼时在盈收收缩幅度前十上市券商中,开始呈现出总资产2000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券商和500亿元规模以下中小型券商,各占近“半壁江山”的情况。到今年上半年,大中型券商“力压”中小券商,成为了这一“榜单”的“主角”。

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一位业内人士提及:“这和收入构成有关。”

在他看来,因为大中型券商普遍投行业务收入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更高,在去年以来的“投行寒冬”中,这部分收入的下滑成为了拖累头部券商整体业绩表现的关键。同样,受规模体量限制,中小券商的信用业务收入占比也相对更小,在市场整体承压的情况下,信用业务整体收缩,大中型券商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大。

头部投行悄然洗牌

进一步就投行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行业整体承压之下,“二八分化”依然明显,同时头部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排位出现了“内部洗牌”。

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有45家上市券商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以下简称“投行收入”),该数据合计达到14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39亿元,整体下滑约四成。

在这一普遍收缩下,有37家上市券商的投行收入不足5亿元,有17家上市券商的投行收入甚至不到1亿元。

比较来看,收入规模排位前十的上市券商,合计实现接近90亿元的投行收入,是剩余35家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合计规模的1.7倍。排名后35家上市券商创造的投行收入仅52亿元。2023年中报数据显示,彼时这种“二八分化”更加明显。投行收入排位前十的上市券商合计规模约为剩余35家合计规模的2.3倍。这就意味着,头部投行原本更加强势的市场份额,在行业整体收缩下,或遭到后来者的“分食”。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去年同期投行业务收入的前五榜单,今年中报头部券商排位发生较大变化。2023年中期,投行收入排位前五的上市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601688.SH)。到今年中报,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仍为第一和第五,但中信建投从第二滑落至第四,海通证券直接滑出前五榜单,中金公司上行一位,国泰君安(601211.SH)上升三位,顺利上榜,排在第三。

这其中,虽然中信证券仍然保持了投行收入规模第一,但是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急剧缩小。相较去年同期,中信证券投行收入出现“腰斩”。2023年中报数据,中信证券投行收入超第二位约12亿元,今年中报,中信证券与第二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收窄到4亿元左右。

同样,排名下滑二位的中信建投相较去年同期投行收入下滑六成以上,甚至高于滑出前五榜单的海通证券,后者投行收入同比下滑56%左右。

IPO撤回率、“罚单”高企

事实上,出现上述情况并非偶然。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今年以来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保荐家数分别为128家、99家、60家,排名靠前,但是这3家券商项目撤回率同样靠前,分别约为45%、48%、45%。

更进一步,在辅导备案项目方面,截至9月4日,今年以来中信证券在审项目方面,报送辅导备案材料1个,辅导备案登记受理28个,辅导备案终止13个。中信建投没有新增报送辅导备案材料,辅导备案登记受理18个,辅导备案终止24个,超过登记受理数量。海通证券同样没有新增报送辅导备案材料,辅导备案登记受理23个,辅导备案终止14个。这3家券商辅导验收通过项目数均为零。

对于头部券商而言,今年以来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罚单”数量出现攀升。仍然以上述3家券商为例,根据Wind以公司及分支机构为主体统计,中信证券今年以来已收到10张“罚单”,其中不乏因为保荐项目,发行人上市当年即亏损、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而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的情况。中信建投同样今年以来收到了10张“罚单”,其中大部分是因投行业务存在违规而受到处罚。海通证券亦是10张“罚单”,其中分别涉及投行违规、股权质押以及“中核钛白违规减持案”等。

此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日前披露,海通证券前副总经理兼投资银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姜诚君涉嫌严重职务犯罪,并在7月外逃,8月上海市纪委监委对其立案审查调查,办案机关开展国际执法合作,于近日将其缉捕归案。姜诚君是2000年就进入海通证券投行的“老将”。随着其“落网”、调查推进,这是否会牵连海通证券过去的投行项目还暂不可知。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提到:“头部投行撤回率和‘罚单’双双高企背后,有着监管政策不断收紧和注册制推进下市场快速变化的影响。”

在他看来,在注册制推进下,有上市意愿的企业涌现,投行“跑步圈地”、抢抓窗口期,一度出现激烈竞争。“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头部投行的项目数量快速增长,但后续尽职调查不到位、质控内核把关不审慎,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就呈现出“罚单”攀升的情况。同时,监管不断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投行项目要求更加审慎和精细,项目周期变长,这一阶段也可能出现条件变化,多因素导致头部投行的撤回率上升。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