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在光伏供需错配背景下,价格持续下跌,叠加企业竞争加剧,组件招投标市场频现超低价。
10月18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一文,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该文指出,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目前价格已经腰斩。中标价低于成本,已成为困扰光伏制造行业的难题。而每瓦0.68元的组件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10月12日,华润电力沂源西里15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组件设备采购开标。在参与投标的14家企业中,其中一家公司竟报出每瓦0.53元的低价,而多数企业报价大致在每瓦0.61—0.67元。参与投标的一家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上述报价是预期价格,年后交货。
10月17日,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指出,本周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落,整体价格平均集中式售价低至每瓦 0.65—0.7元、小客户分布式项目价格约每瓦0.7—0.73 元,均价已开始向下贴近每瓦0.68—0.7元。
对比每瓦0.68元的组件成本不难发现,目前一些光伏企业的组件出售价格已经完全击穿了成本价。
价格疯狂下跌,招投标频现超低价,是光伏行业洗牌出清过程中的一个表象。2023年三季度以来,供需错配导致产品价格下跌,进而影响了主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盈利能力,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大面积裁员、工厂长时间放假和关停等已是行业群像。
而早在2023年10月,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在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便指出,近期组件环节出现低至直逼每瓦1元的非理性价格,这一价格水平使全产业链产品价格难以盈利,并对行业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在业内看来,行业洗牌深度和长度远超想象,价格下滑幅度也远超预期。2023年12月,一位光伏行业人士曾向记者做出悲观预测,2024年光伏组件将会跌到每瓦“7毛时代”。而直至如今,其也表示感慨与无奈。
对于光伏招投标过程中的超低价竞争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指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五款之规定,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通过汇总、统计、分析与整理,测算出2024年10月份的光伏组件成本,期望给市场一个权威的成本数据,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按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于2024年10月光伏组件成本的测算,以当前一体化企业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为例,在不计折旧,硅料、硅片、电池片在不含税的情况下,最终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为每瓦0.68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考虑当前光伏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企业为消化库存正在极限经营的现状,上述成本测算并未将折旧纳入,因此实际上是低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更低于包含‘三费’的全成本。每家企业的个体成本有差异,但差异范围整体有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还强调,光伏组件是需要稳定运行20—25年的产品,相比价格,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考量因素。“每瓦0.68元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呼吁,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从而引导投标方将投标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履约能力上。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还表示,针对上述低于成本中标,以及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会予以关注,并考虑采取全行业通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现阶段,整个光伏行业陷入非理性竞争的恶性循环。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16家企业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卷”价格,光伏专利战也成为当下光伏企业竞争的重要表现。近期,以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为代表的光伏巨头掀起的专利战,再次将光伏市场竞争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