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活动现场。受访者/图)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蜿蜒6300余公里东流入海。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如何在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依托新质生产力塑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日前,“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来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的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共同探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和对策建议。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12月,湖北经济学院正式组建成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现已更名为“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并于2019年成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通过联合湖北省内外研究长江经济带的智库资源,共同为“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智力支撑。
湖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常贤波指出,湖北省是长江经济带流经里程超千里的唯一省份,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重大政治责任。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作出了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的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常贤波表示。
逐绿前行 凸显绿色发展特质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对于长江经济带而言,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据记者了解,在“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关系、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进行了重点阐释。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景重现。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分析称,“新质生产力本身是绿色的生产力。要契合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通过走绿色发展道路来凸显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
在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看来,探讨长江经济带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开发,绿色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适合发展的地方要加快发展,不适合发展的地方要加强保护。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在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同时,长江沿线省市要加强对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快移民搬迁。”肖金成表示。
在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看来,绿色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高度契合的,发展绿色生产力意味着大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推动发展。要妥善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非常核心的内容。
对此,成长春建议,发展绿色产业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着手,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则建议,要逐步建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机制。加快流域生态与环保关系从倒钩、脱钩到顺钩的转变;完善水权、碳权交易、碳标识制度,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在生态环保领域的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是流域生态治理的关键,要重新认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曾刚表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能够成功的底层逻辑是“高质量发展从绿色生态开始”。这一案例也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天平的两端,而是相互奔赴、相互成就的共同体,跨界协同创新发展大有可为。
创新驱动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体实践路径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成长春分析认为,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核心特征在于创新起主导作用。新质生产力是源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绿色低碳领域生产力。其中,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推动绿色资源融合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抓住生态和产业两个着力点。”成长春建议,一是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国家标准来提升引领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化方向优化升级,将最先进的智能技术、绿色技术深度融入到制造业中;二是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但长江经济带省市都在布局未来产业,需要避免产业布局同质化问题。
在范恒山看来,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持续的新技术支撑是新质生产力活跃强劲的基础保障,应当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基本方向,为实现创新链、产业链的紧密衔接和生动融合,来推动科技创新。
“要将有限的科技资源紧扣重点产业发展和关键环节来进行攻坚,建立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要积极整合内外资源,增强整体科技实力,推动产业结构全面优化提升。”范恒山表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来破除一些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肖金成也表示,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挖掘长江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潜力,促进经济从沿海向沿江、内陆地区发展。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肖金成建议,要按照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原则,引导企业、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人口向城市和城镇集中,进而促进产业和城市发展。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赵锋强调,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核。通过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湖北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湖北省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加快科技创新。”据赵锋介绍,湖北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包括,加快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区域协同 建设利益共同体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个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还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问题。
范恒山指出,长江经济带既有全国经济发展和创新活力的高地,又有经济相对落后和存在特殊困难的板块,地区之间发展的基础非常悬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的差距很大,当前的发展诉求也存在显著差别。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拘泥于既有的模式,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范恒山建议,各地要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把握好自身的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突出少数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做出特色,形成高位,通过特色发展实现领先发展,展现“头雁效应”。
据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一轴”,以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为“两翼”,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为“三极”,以三大城市群以外的地级市为“多点”的空间布局思路。
对此,肖金成建议,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需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通过发展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形成长江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良好格局,从而有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胡艳认为,都市圈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区域一体化、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手段。实现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双圈”协同联动,推动合宁双城互补融合,对于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胡艳建议,积极推进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与长江中下游其他都市圈的互动互融,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做大做强“双圈双核”,形成合宁双向错位联动发展的格局,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坚持一体化发展与分工协作相结合,以资源优势互补为方向,实现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差异化。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和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教授黄寰也提出,四川省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腹地;重庆市是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的核心承载区,建议成渝两地加强产业协同和创新协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携手共建长江上游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
江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李华则从旅游协同发展的角度,建议将江西省九江市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研学旅行目的地,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在“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举办期间,多位专家学者还表示,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要加强合作联动,形成有机分工、相互支撑、协同运作的氛围,以区域协同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
2024-12-06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