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或再添一员。
日前,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603100.SH,以下简称“川仪股份”)宣布,其直接控股股东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联集团”)和国机集团近日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四联集团拟将所持川仪股份19.25%的股份,协议转让给国机集团或其新设全资企业,交易价格合计约为23.93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交易不会导致川仪股份实控人发生变更,但未来12个月内,国机集团仍计划继续受让该公司股份,以获得其控制权。对此次入主计划,国机集团方面表示,主要是为提高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加快提升高端制造水平,充分发挥双方在仪器仪表行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作用。
计划12个月内“入主”
目前,川仪股份实控人为重庆市国资委。四联集团为川仪股份直接控股股东,持有该公司30.08%的股份。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富控股”)为川仪股份间接控股股东,通过3家子公司合计持有川仪股份48.61%的股份。四联集团为渝富控股全资子公司。
从本次交易来看,国机集团计划受让川仪股份约9884.17万股股份,占其总股本的19.25%。
川仪股份方面透露,结合目标公司基本情况和股票历史市价,并经双方协商一致确认,相应股份转让价格为每股24.206元,转让价款合计约为23.93亿元。
“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上述已确定的转让价格不再因本协议签署后标的股份市场价格变化而进行调整。”双方约定,若因国资审批等原因导致交易价款有所调整的,将以补充协议予以约定。
此次交易完成后,国机集团或其全资企业将持有川仪股份19.25%的股份。四联集团对川仪股份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10.83%,但渝富控股直接及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川仪股份的股份比例仍有29.36%。因此,相应交易不会导致川仪股份实控人发生变更,该公司实控人仍为重庆市国资委。
不过,国机集团此次受让股份的目的是获得川仪股份控制权。
在此次协议签署后12个月内,国机集团将进一步受让四联集团方面所持川仪股份不低于10%的股份,且连同本次交易累计不超过30%。本次股权受让是为获得控制权统一安排下的一部分,与后续进一步受让股份直至取得控制权互为前提。
对于后续股份受让,交易价格仍按照此次协议相关条款约定执行。
川仪股份方面表示,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本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会影响公司的独立性。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27日,渝富控股与其子公司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无偿划转协议,渝富控股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受让后者持有公司10.65%股份。至此次交易披露,该事项尚未完成过户登记。
川仪股份业绩持续增长
相关资料显示,川仪股份主营业务是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包括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温度仪表、物位仪表、控制设备及装置、分析仪器等各大类单项产品、系统集成及总包服务。此外,该公司还开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进出口等业务。
近年来,川仪股份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Wind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川仪股份营收持续增长,2023年增至74.11亿元,较2018年的35.57亿元实现翻番。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由3.81亿元增至2023年的7.44亿元。同时该公司扣非净利润自2019年以来连续5年增长。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川仪股份业绩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前三季度,川仪股份实现营收56.22亿元,同比增长2.54%;归母净利润5.58亿元,同比增长4.44%;扣非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3.95%。2023年同期,川仪股份营收、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96%、32.31%、22.12%。
业绩增长背后,川仪股份正加大对下游市场开拓力度。该公司方面曾表示,当前,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驱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新能源等下游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开拓这些下游领域及海外市场。
另一方面,川仪股份方面也坦承,当前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行业总体有效需求不足,国外知名企业调整战略布局,向国内更多的市场领域渗透;国内部分专项型企业完善产品布局,逐步向综合型企业转型;新的参与者涌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此外,川仪股份还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川仪股份方面指出,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新签订单同比增长86%。具体来看,该公司不断深化与多家大型工程公司的项目合作,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海外市场;加大区域性合作伙伴及渠道商的开发,完善海外目标市场产品认证,增强相关人力、技术资源配置等。
“一方面深化与国内大型工程总包公司的项目合作‘借船出海’,另一方面持续增强直接开拓市场能力。”川仪股份方面近期表示,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除考虑市场需求、产品准入条件外,还将考虑相关国家的地缘政治、营商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目前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公司重点开拓地区。
不过,川仪股份方面也曾提示称,公司部分海外项目也将存在进度延缓、成本上升、结算延迟及其他执行风险,海外市场的开拓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国产化替代
尽管面临激烈竞争,国产替代等背景下,川仪股份仍认为其后续市场有开拓空间。
从行业情况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仪器仪表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698.9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447.4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市场占比不到10%。”川仪股份方面近期表示,目前外资品牌在我国中高端市场仍占据较大份额,国产化进程仍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对此,川仪股份方面表示,公司正积极把握机遇,不断提升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特殊工况适应性,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品牌知名度,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国产替代和市场拓展。
近年来,业绩提升的同时,川仪股份研发支出也在持续增长。Wind数据显示,近十余年,川仪股份研发支出基本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该公司研发支出为5.24亿元,较2018年的2.08亿元实现翻番。
2024年上半年,川仪股份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67%。对此,该公司方面表示,主要是持续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引进中高端科技人才增加薪酬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对此次受让川仪股份相应股份的目的,国机集团方面表示,是为提高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加快提升高端制造水平,充分发挥双方在仪器仪表行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作用。
对于此次交易,诚通证券等分析认为,以重材院为代表的国机集团下属各级子公司将与川仪股份形成集团内协同,深化在技术研发、课题攻关等方向的合作,加快仪器仪表领域国产替代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计划入主川仪股份消息披露前不久,国机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机集团董事长张晓仑表示,将加大在渝投资力度,加快布局优质项目。
就相应事项,记者分别致电致函国机集团与川仪股份采访,截至发稿,未获有效回复。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