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
MSC荣耀号。受访者供图
2025年1月16日,MSC地中海邮轮旗下MSC荣耀号在晨光中缓缓抵达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是“亚洲旗舰”在时隔4个月后再度回归上海母港,一同到来的还有近3000名境外宾客。
2025年,MSC荣耀号将继续带领中国游客前往福冈、佐世保、济州、釜山等日韩目的地。面对MSC荣耀号的再度回归,作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回首中国邮轮经济重启元年的2024年,MSC地中海邮轮中国区总裁黄瑞玲感慨万千:“2024年对于中国邮轮行业而言非常重要,中国的邮轮母港在沉寂4年之后首度恢复运营。”
在邮轮经济重启之际,MSC地中海邮轮也将旗下17.2万吨的MSC荣耀号首度带到中国。2024年3月16日,MSC荣耀号从上海市宝山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启中国大陆地区首航,成为疫后首艘在中国大陆地区恢复运营的国际邮轮。
实际上,中国的邮轮经济曾有过“黄金十年”。黄瑞玲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忆道,2006年起外资邮轮逐步试水中国市场。“开创者的到来教育了中国消费者,多家国际邮轮公司开始跟进中国市场,2007年至2017年,中国邮轮产业迎来黄金十年,前后有5个国际邮轮品牌进入中国。”
但自2020年开始,受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因素影响,中国的邮轮产业步入调整期,直至2024年重启。
“看到2024年中国的邮轮行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很欣喜。”黄瑞玲告诉记者,在2025年MSC地中海邮轮做了很多准备,相信会比2024年更好。
MSC地中海邮轮中国区总裁黄瑞玲女士
持续创新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2025年1月16日,从冲绳登轮的3700余名宾客历经5天4晚的行程跟随MSC荣耀号入境上海。
这也是MSC荣耀号自去年3月和7月开启上海母港航线以来,再度返回上海母港运营。在2025年,MSC地中海邮轮在上海母港的航次同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MSC荣耀号在2025年1至3月的寒假春节出游季和7至9月的夏日出游高峰部署了多个航次。
2024年,中国重启邮轮经济,多家邮轮企业回归,新冠疫情后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中国消费市场非常重要,消费人口规模也非常庞大,但是中国消费者市场一直以来非常有挑战性。对于邮轮行业来讲,最终服务的是消费者,这需要公司持续创新。”黄瑞玲告诉记者,在餐饮、服务体验等方面,MSC地中海邮轮会根据消费者需求做调整,让中国消费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同时,MSC地中海邮轮也在文化娱乐方面进一步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中国消费者非常喜爱传统文化,公司设计了很多文旅融合项目,包括汉服旅拍、相声表演等,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好评,也希望能够在互动过程中,让消费者感受到国际邮轮公司对中国文化的尊重。”黄瑞玲表示。
实际上,除了中国市场的特色需求外,MSC地中海邮轮对包括亲子人群等在内的特定消费群体痛点也有触碰。黄瑞玲表示,公司在亲子人群的需求方面做了跨界合作,让消费者出行无忧。“妈妈带着小宝宝上邮轮,不再需要大包小包,邮轮可以解决妈妈们的刚需,也会有儿童托管服务和儿童活动等。”
“公司对中国市场十分重视,相信中国市场也是MSC地中海邮轮在整个全球板块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在回归中国市场之后,我们非常关注区域布局调整。”据黄瑞玲介绍,在2024年,MSC荣耀号服务了华南和华东客群,让华南和华东的客群能够在“家门口”体验“亚洲旗舰”级邮轮度假产品。
MSC地中海邮轮也希望更多客人能够了解海外行程和海外线路,在复航第一年公司向消费者推荐了丰富的海外产品。“我们也观察到,复航第一年很多客人对于海外邮轮需求是有‘报复性’的增长。公司也要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把中国消费者所关注的点,通过产品、流程以及与用户接触的各个触点不断升级,能够让消费者在邮轮整个体验过程中尽量做到无摩擦和非常便捷、舒适,享受一个无脑式、松弛式、躺平式的旅行。”黄瑞玲表示。
利好叠加邮轮经济稳步复苏
随着包括MSC地中海邮轮在内的国际邮轮企业回归中国,中国的邮轮经济正在稳步复苏。
“2024年邮轮旅游全面在中国重启后,能看到有很多亮点、特点和变化。”黄瑞玲告诉记者,从消费者端来看,积压许久的邮轮度假需求在2024年邮轮经济重启后得到了比较好的释放。“整个市场需求中,特别是2024年上半年非常旺盛。不管是母港、海外航线,都在C端有强劲的需求。从种草到最后实际购买,再到事后分享,更多消费者愿意在线上完成。”
另一方面,邮轮经济的重启也使得政策端频出利好。在2024年5月,国家移民局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的公告》,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天津、辽宁大连、上海、江苏连云港、浙江温州和舟山、福建厦门、山东青岛、广东广州和深圳、广西北海、海南海口和三亚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可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5天。
在2024年11月,国家移民局再度发布公告,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对外开放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从原来的19个省(区、市),增加至24个省(区、市)。
“包括外国人入境免签、过境免签时间的延长,都对整个邮轮产业而言,在短期、中期、长期都是重大利好。”黄瑞玲告诉记者,发展邮轮产业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要的目标和方向,邮轮产业在中国从上游、中游到下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政府关注和政策支持,这是中国政府与中国市场拥抱国际市场非常好的姿态。
实际上,邮轮产业链很长,政府也已逐步开始布局全产业链发展。为此,MSC地中海邮轮也在进一步跟进举措。“公司会加大在中国市场采购,在中国采购酒店用品、家具以及食品。这些物品不仅服务中国市场,还服务全球船队,中国制造质量和中国制造性价比,也得到了总部的认可,未来可能会成为全球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黄瑞玲告诉记者,公司也会招募、培养更多优秀船员,能够有机会到海外航线,成为整个邮轮行业中的中国籍高管和人才。
此外,邮轮经济重启以来,邮轮市场的产品也在多元化。“目前中国的邮轮市场不仅有传统外资邮轮品牌的国际化高端产品,也有民营品牌、中资品牌的参与。”黄瑞玲表示,当前消费者希望能够体验飞机+邮轮或者海陆空的线路,这是2024年非常大的特点,行业内也在关注这些变化并提升产品供给。“MSC地中海邮轮在运营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客人选择搭乘飞机到海外上船,再乘飞机或者邮轮回到出发地,或者再搭乘邮轮去下一个目的地,进行一次深度游再坐飞机回到出发地。”
另一方面,MSC地中海邮轮也在利用更多现有航线布局,助力邮轮入境游。据了解,在1月16日MSC荣耀号回归上海运营的航线中,境外宾客近3000名,韩国宾客数量达1380余名,创下了对韩试行免签政策后访问中国的最大规模单体入境韩国旅游团纪录。
“有韩国客人表示,这个转港航次从日本那霸-冲绳转到上海,这样既体验了日本,又体验了邮轮,还能体验上海的迪士尼,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通过在日本与中国之间做邮轮的调拨部署和安排,让公司有机会为入境游作更多贡献。”黄瑞玲表示。
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待激发
尽管各方在邮轮经济重启的第一年都收获不小,但中国颇具需求潜力的市场仍待进一步挖掘。
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邮轮经济景气指数”和《2024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邮轮经济景气指数为102.13,在2023年的基础上稳固提升,中国邮轮经济由重回正轨的蓄势发力期进入韧性恢复的攀升回稳期。2025—2026年,中国邮轮经济景气指数将呈稳步提升趋势。
中国的邮轮市场的巨大潜力还有待挖掘。“行业内用渗透率指标来衡量邮轮市场的发展,即实际业务量在目标人群中所占的比例。邮轮的渗透率在全球乃至欧美邮轮市场都是很高的,从人口规模到最终邮轮出行人数来讲,大约在5%至10%。”黄瑞玲表示,中国市场拥有14亿人口,但是2024年的消费群体数量还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渗透率远低于全球水平。
“邮轮是一个供给拉动性产业,可能邮轮船只的供给数量不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黄瑞玲告诉记者,希望继续拉动市场供给,有更多邮轮公司能够投入到中国母港市场。
不过,黄瑞玲进一步告诉记者,需求侧才是真正决定市场成长的因素。“作为邮轮公司,经常会被相关部门问到优质的码头造好了,公司的船何时来?但码头的靠泊能力只是第一步,决定邮轮到来与否的是消费市场,需求侧才是真正决定市场成长的因素。”
那么如何提振中国的邮轮消费?黄瑞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要提升邮轮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把发展邮轮产业放到目前提升高质量旅行、高质量消费产品供给中来,给予邮轮行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黄瑞玲看来,除了宏观的关注和支持外,消费者对邮轮旅游的了解也很重要。“部分受众可能没有尝试过邮轮,也不了解邮轮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体验以及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所以需要更多传播和沟通,只有在了解后才会发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MSC地中海邮轮也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更扁平的渠道、不断优化航线设计的产品来拉近和中国消费者的距离。“以MSC荣耀号为例,船上有非常丰富的选择。中国消费者的WIFI刚需、文化认同和在餐饮方面中国胃的挑剔,这些都是公司需要持续打磨的。”黄瑞玲表示,对2025年的市场发展很有信心,公司也做了很多准备。“相信2025年会比2024年更好。”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
2025-02-25 杨让晨石英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