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发展提速 新增备案单数、规模均创历年之最
2025-03-04 01:03      作者:樊红敏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信托业务分类新规落地实施之后,作为信托行业三大业务类别之一的慈善信托,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呢?

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慈善信托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联合发布《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报告》,2024年我国慈善信托继续向好发展,备案数量及规模均创新高,备案期限趋向“长期”,受托人以信托公司为主,委托人则更加多元。

受托人以信托公司为主

《报告》显示,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及规模创新高。2024年全国共有539单慈善信托新设立备案,新增备案规模16.61亿元,均为历年之最。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2244单,累计备案规模85.07亿元。

从受托人来看,以信托公司为主。2024年单一受托模式仍占大多数,占到当年新增单数的70%,其中信托公司作为单一受托人的单数为374单,慈善组织作为单一受托人的单数仅为3单。同时,“双受托人”模式占到市场的30%,成为仅次于信托公司作为单一受托人模式的模式选择。

受访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表示,信托公司作为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发挥信托的制度优势,实现慈善信托的风险隔离、独立运作、保值增值、个性化分配和公开透明等资产管理功能。而慈善组织作为受托人,可以发挥其在慈善项目资源储备和慈善项目执行方面的优势,确保慈善项目运作的专业性。

具体来看,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受托机构分别是浙金信托(68单)、昆仑信托(45单)、交银国际信托(28单);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规模排在前三位的受托机构是中信信托(2.20亿元)、中诚信托(1.40亿元)、国投泰康信托(1.08亿元)。

2016—2024年,累计管理慈善信托数量前三位受托机构分别是万向信托(298单)、光大信托(203单)、昆仑信托(121单),累计受托管理规模最大的三家受托机构是万向信托(15.53亿元)、中信信托(12.79亿元)和光大信托(9.17亿元)。

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信托业务分类新规”),公益慈善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公共利益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按照委托人意愿以信托公司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信托业务。公益慈善信托的信托财产及其收益,不得用于非公益目的。

信托业务分类新规将公益慈善信托与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并列,作为信托行业三大业务类别之一,确定了慈善信托在信托业务中的重要地位,从顶层设计和监管导向上给予慈善信托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两年在各项政策引导下,信托公司布局慈善信托力度逐步加大。一方面,从人员配备、组织架构、考核激励等方面积极向慈善信托业务倾斜。另一方面,与慈善组织、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合作,积极进行创新探索,一些创新案例不断落地。”北方地区某信托公司家族信托业务部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家族信托有望成为主要委托人

值得一提的是,家族信托正在成为慈善信托的重要委托人。

《报告》提到,慈善信托委托人更加多元。2024年新设慈善信托中,委托人中数量最多的主体是慈善组织,委托人中有慈善组织参与的占比高达58%。同时,国央企背景的委托人参与逐渐增多,2024年新设慈善信托中,具有国央企背景的委托人设立的慈善信托规模占比达30%以上。此外,2024年家族信托成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

上述北方地区信托公司家族信托事业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公司早已开启在家族慈善信托方面的探索,并有此类家族慈善信托相关案例落地。

举例来看,近日华能信托宣布,由华能信托携手战略客户宁波银行,共同推动的首单“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成功落地。“‘家族慈善’的孵化落地,是矢志不渝树立财富向善、金融向善新风尚的又一新成果,是践行金融人民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在社会责任领域履职创新的重要实践。”华能信托表示。

据了解,该慈善信托以委托客户家族信托财产为主要来源之一,根据委托人意愿专项用于其母校教育事业支持。

《2022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财富家庭(拥有600万元资产以上家庭)拥有的财富总量达164万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和社会财富的进一步积累,家族信托将步入蓬勃发展期,嵌入慈善意愿,与慈善紧密结合的家族慈善信托,将成为我国家族财富管理的主流模式。”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主任蔡概还曾表示。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