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资破局
2025-03-18 06:03      作者:郝亚娟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与赋能;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持续升温,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布局这一领域?

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银行需要完善算力、语料等新型资产的估值体系,建立市场广泛认可的统一、权威的评估标准、方法,金融机构要培养或引进具备技术、法律、金融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开发有针对性的内部评估模型和工具;深化数据贷、云量贷等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形成更有针对性的授信审批流程和风险评估体系,基于企业数据资产或云资源匹配贷款额度、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

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难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人工智能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第28期全球CEO调研中国报告:重塑商业模式,赋能新质路径》显示,中国内地CEO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仅有44%认为如果公司继续按照当前的发展轨迹前进,可能会在十年内面临生存挑战,这一比例较2024年的75%显著下降。这与中国CEO对中国中期至长期营商环境的信心不断增强相一致。随着国家转向以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电动汽车、AI模型、机器人和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现尤为突出。

普华永道中国人工智能主管合伙人周伟然表示:“在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的双重推动下,新技术得以更快地跨越不同行业进行扩散。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头部科技企业大多采用了‘技术中台’这一战略体系,这极大降低了新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门槛。通过‘即插即用’的技术架构,新技术能够迅速被应用到各个行业中。这种‘模块化赋能’的经验,帮助中国企业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运作模式,能够快速将商业数据转化为实际的产业价值。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及数字化转型进程。”

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撑。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方面表示,风险投资固然能大力支持科技发展,但中小型科创企业持续频繁进行股权融资,也面临着稀释创始团队股权,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及发展的风险。从传统金融机构借款的债权融资方式因为审核严格,对科创企业的发展支持力度较弱。为更好地支持科技发展,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开始联合孵化器、VC/PE等机构,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精准触达科创企业。

邵科分析,人工智能企业在融资中会遇到一些难题,第一,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广阔,但仍存在市场需求调整、技术路径变化、商业模式变革、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金融机构尚未形成更有针对性的授信审批流程和风险评估体系,贷后管理能力也亟须提升,融资存在一定顾虑;第二,市场对企业的重要资产,比如算力、语料等缺乏统一、权威的评估标准、方法,数据确权、模型价值评估等配套制度滞后,影响融资的可得性和成本;第三,金融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银行贷款产品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差异不大,资本市场服务也大同小异,难以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支持金融创新试点

《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指出,将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纳入科技履约贷支持范围。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数据贷、云量贷等金融创新试点,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将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开展多元融资。支持微短剧项目开展版权质押融资,在上海技术交易所设立“微短剧专板”,创新孵化、登记、交易、融资“阶梯式”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沪业保”等普惠保险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风险保障。支持物流仓储设施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设立专业服务机构“海外投资风险基金”和“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

璞跃中国方面指出,金融机构需充分认识到投贷联动应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制定不同的策略,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现阶段发展投贷联动模式,金融机构还需考虑更多地与外部投资机构以及平台型机构的合作,获得资源的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科创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融资支持以及更多方位的综合性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帮助金融机构有效筛选、助力高质量科创项目,还能协助金融机构实现贷前的风险评估及贷后的风险预警。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技术优势,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广泛、深入地介入到科创市场,提供创新性的金融服务:比如在营销体系中,银行通过引入知识产权数据、构建智能数据模型,根据科创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等因素,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精准匹配信贷额度,分门别类设置相应产品库,可通过多维度方式提供信贷产品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人才贷、创新积分贷等,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科创企业的多维度数据,包括企业的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知识产权数据、市场数据等,通过建立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信用评估模型,对企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发展潜力,为银行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璞跃中国方面指出。

在邵科看来,金融机构还可以加强多元化的合作,与政府机构及相关产业基金、人工智能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强化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共同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政策配套与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