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在国际油价同比下跌2.8%的背景下,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00883.HK、600938.SH)却创下“油价降、利润升”的逆周期表现。
3月27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2024年度中国海油业绩说明会(以下简称“业绩说明会”)上获悉,2024年中国海油实现营收4205.06亿元,同比增长0.9%;归母净利润1379.36亿元,同比增长11.4%。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2024年国际油价相较2023年有所降低,但公司的净利润仍实现了增长。公司坚持以经营确定性应对油价不确定性,目前开采成本较十年前降低40%,同等油价下利润翻番。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3556亿元,归母净利润1379亿元,同比增长11.4 %。全年桶油主要成本为28.52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下降约1.1%。
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中国海油2024年全年共获得11个油气新发现,成功评价30个含油气构造。截至2024年年底,净证实储量达72.7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储量寿命稳定在十年。在国内,成功获得龙口7-1、秦皇岛29-6、惠州19-6、陵水36-1等多个新发现。在海外,围绕大西洋两岸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布局,在莫桑比克、巴西和伊拉克新获取10个区块的石油合同,进一步扩大全球勘探业务区域。
在产量方面,2024年中国海油实现油气净产量7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其中,在中国,得益于渤中19-6等油气田的贡献,净产量同比上升5.6%;在海外,得益于圭亚那Payara项目等的投产,净产量同比上升10.8%。
2024年,中国海油资本支出为1325亿元,支撑了新项目建设和产量增长。其中,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投入使用。以“深海一号”和秦皇岛32-6油田为代表的一批智能油气田初步建成。
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为79.86美元/桶,较2023年下降2.8%;WTI原油均价为75.76美元/桶,较2023年下降2.4%。
在业绩说明会上,汪东进表示,最近国际油价相较年初有所回落,其影响因素较多,要做到精准预测很难。但中国海油坚持用确定性应对油价不确定性。当前中国海油的开采成本与十年前相比降低了40%。同样的油价之下,利润同十年前相比实现了翻番。2024年国际油价相较2023年有所降低,但中国海油的净利润还是实现了增长。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因素成为各全球化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风险。
中国海油独立非执行董事林伯强表示,近年来,地缘政治风险成为任何一家全球化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这与十年前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个时候,地缘政治风险在商业决策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在当前阶段,地缘政治风险只是选择运营项目过程中的因素之一,企业还要考虑诸如地方法律、地方信用以及汇率等多方面因素。在拓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量合作伙伴的运营理念等因素。中国海油有专业的团队,每年对全球的业务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对地缘政治风险的评估,并会根据公司战略和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记者注意到,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部分国际石油巨头对自身的新能源发展策略进行了相应调整,逐渐向传统的油气资源方面倾斜。
谈及中国海油的新能源投资策略,汪东进表示,目前中国海油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是结合公司的实际,主要考虑发挥比较优势。现阶段主要还是以获取海上风、光资源为主。对于一些新能源技术进行储备,还没有进入到大规模的投入阶段。主要聚焦在海上风电领域以及海底的CCUS这两个方向,此外还包括陆上分布式能源进行电能替代。在当前阶段,新能源还不作为中国海油的业务板块之一。未来随着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不排除其成为一个板块,甚至与油气勘探开发形成融合式发展,这要根据未来的发展走势决定。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