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预计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2%左右,较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左右。”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在中国银行研究院举办的《2025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据李佩珈分析,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延续了上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尽管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对国际贸易投资活动的影响初步显现,中国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国内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续显效,内需有所回升,市场预期和信心逐步改善。
我国经济开局呈现总体平稳,近日已出炉的1—2月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增速出现稳中有升的迹象。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
展望二季度,李佩珈认为,外部不利影响或进一步加深,出口增速可能继续回落,国内宏观政策将明显加力,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将有所缓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将推动大模型广泛应用,产业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
李佩珈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3%左右,较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左右。上半年GDP增速将保持在5%以上,为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实现打牢基础。
具体在三大马车方面,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二季度消费有望持续回升,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左右;制造业和基建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边际改善,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左右,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左右。此外,“抢出口”效应逐步减弱,出口或将进一步承压。
宏观政策方面,考虑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业内多位专家认为,还需要政策加大对冲力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婧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央行将择机出台降准降息政策,并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扩大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使用流程等方式优化已有的结构性政策工具,有力支持科创、绿色、股市等重点领域发展。同时,为了配合财政政策重点发力方向,有望创设针对科技创新投融资、促进消费、稳定外贸等的政策工具,持续提振国内需求和稳定经济增长。
“财政方面,我国未来有望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的支出;进一步扩大‘两新’领域的补贴商品范围;以及加大减税降费等力度支持科创、民生等领域。房地产方面,继续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优化收储、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等存量政策,加快推动去库存。”梁婧对记者说。
(编辑:吴婧 审核:杜丽娟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