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
最近,360创始人周鸿祎一直在为纳米AI搜索忙着抽车活动。
近日,周鸿祎携第二批幸运用户,一同前往某新能源汽车工厂,兑现此前直播时给用户送车承诺,亲自给用户交车。直播过程中,一台机器人端出一块盒装大饼,上方赫然放置着新车钥匙。
纳米搜索是由360公司发布的一款多模态内容创作引擎,它不仅仅是一个搜索引擎,而是一个支持多模态、多场景、多创作的引擎。
360方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纳米AI打造全网最全的大模型超市,上线了16家大模型厂商的50多款大模型产品,支持接入智脑、豆包、通义千问等,同时支持云厂商模型、私有模型和一体机,纳米AI成为了用户连接AI的统一客户端。”
增长快速
据了解,纳米搜索支持文字、语音、拍照、视频等多种搜索方式,并能够直接调用包括360智脑、豆包、文心一言等在内的10余款大模型的能力,适用于写作、分析、翻译、旅游规划等多种场景,可以帮助用户在各种实际应用中提高效率。
经济学家余丰慧告诉记者,自2024年11月27日正式上线以来,360纳米AI搜索凭借其多模态搜索与创作结合的创新模式,迅速成为行业焦点。首日访问量突破100万次,并跻身iOS效率榜前20名,月访问量已超3亿次。其核心功能包括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多模态搜索,并深度融合“搜、学、写、创”四大能力,例如用户可拍摄习题获取解析,或生成口播视频,大大提升了信息获取与创作效率。市场反响热烈,更荣获“2024中国AI年度产品金奖”,被视为推动搜索迈入3.0时代的一个标杆。
360方面告诉记者,纳米AI上线全网首个大模型驱动的多模态个人知识库,成为用户的“第二大脑”、永久记忆。知识库支持添加图片、音频、视频和网页链接等50多种格式,空间高达36G,为目前主流知识库中最大。知识库还上线了知识广场,为用户分享私域知识提供了平台。
纳米AI上线了“智能体”功能,海量智能体供用户选择,还支持用户创建专属智能体。另外,还支持用户在本地创建智能体,这为用户更好更多使用智能体创造了条件。
在多模态方面,纳米AI支持一句话生成创意图片,实现图生图、图生视频等功能。此外,针对不同节点,上线各类主题特效。
受益于周鸿祎的抽车活动,纳米AI搜索吸引了众多用户下载使用。AI产品榜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2月,纳米AI搜索在全球和国内的月活增速榜排名中,均位列第一。
前景几何?
360方面称,2022年,周鸿祎带领360全面转型数字安全公司,践行“上山下海助小微”的企业战略,为数字中国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2023年以来,周鸿祎带领360确定“安全+AI”双主线发展战略,自研认知型通用大模型“360智脑”,攻克AI大模型安全的世界前沿课题,进一步服务政府、城市、企业智能化升级。
目前,360已经探索形成了一套自主可控、“看见+处置”为核心的数字安全中国方案,是当下唯一用AI大模型解决安全问题的企业。面对大模型安全问题,360提出“以模制模”新解法,用安全大模型应对大模型安全问题,实现数网智安一体化。
不过,根据360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为56.09亿元,亏损5.79亿元。
余丰慧认为,360在PC时代以安全卫士、浏览器等产品占据优势,但在移动端转型中遭遇挑战。尽管安全类产品用户基数庞大,但移动端市场份额较低,且手机硬件业务年出货量仅900万台,远落后于头部厂商。传统搜索业务在PC端份额约6.43%,但面临百度等巨头的挤压,加之移动端生态封闭导致“三级火箭”模式失效,整体增长乏力。不过,360通过AI技术(如自研大模型“360智脑”)向新领域拓展,纳米AI搜索的推出被视为其战略转型的重要突破。
周鸿祎在多个场合表示,企业家不一定要做IP,但一定要懂得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来争取流量。这种观点得到了车企大佬的广泛认同,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传播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流量已成为车企竞争的重要资源。
360方面认为,2025年是AI应用之年。所谓AI应用,就是以基座模型为核心,通过算力与场景协同规划,构建领域知识库、垂直大模型及智能体矩阵,形成统一智能中枢平台,并建立覆盖模型训练、知识融合、权限管控的全流程安全防护体系。Ai all in one。本质是通过技术整合、生态开放和场景穿透,将纳米AI发展为覆盖个人生活与产业升级的超级入口。其布局包含底层技术突破,如多模态生成、模型协同,最终实现“人人可用AI,行行可被AI重塑”的普惠愿景。纳米AI是服务用户AI工作和生活的入口,是用户使用AI、学习AI的抓手。纳米AI将不断提升自身AI能力,连接和满足更多用户需求,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产品体验。
“纳米AI搜索的未来潜力在于其‘搜索即创作’的生态构建。一方面,多模态交互与生成式AI结合,将覆盖更多高频场景(如教育、电商),进一步降低创作门槛;另一方面,360计划推出AI商店,整合AI作图、写作等工具,形成全链条服务生态,增强用户黏性。但挑战亦存:需持续优化技术(如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以保持精准度,同时应对百度、Perplexity等竞品的快速迭代。若能在垂直领域深耕(如企业服务、知识付费),或与教育、媒体行业深度合作,纳米AI搜索有望从工具升级为内容生产平台,引领智能创作新浪潮。”余丰慧说。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