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募集资金使用违规 天振股份收监管警示函
2025-04-03 10:04      作者:庄灵辉 张家振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庄灵辉 张家振 上海报道

天振股份.png

(天振股份旗下生产基地。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浙江天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356.SZ,以下简称“天振股份”)近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监管函。监管函指出,天振股份在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时,存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超期未及时审议并披露的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浙江证监局也向天振股份下发了《关于对浙江天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庆华、吴阿晓、吴迪军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浙江证监局方面认为,天振股份上述行为违反了有关规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方庆华、财务总监吴阿晓、董秘吴迪军未能勤勉尽责,并对其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天振股份于2022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首发募资净额约17.85亿元,至2024年上半年末结余募资余额约为7.22亿元。除首发募资外,该公司上市以来未进行其他募资。上述监管函所涉闲置募资资金不超过6亿元。

闲置募集资金“生财”

天振股份此次违规所涉事项要追溯至2023年。当年12月,该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使用不超过6亿元(含本数)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该额度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天振股份方面彼时表示,受客观环境影响,公司年产3000万平方米新型无机材料复合地板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投资及实施进度有所放缓。经公司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该项目延期至2024年11月30日。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天振股份超募资金账户余额约为3亿元。

基于此,天振股份方面表示,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及现阶段募投项目资金及超募资金在短期内存在部分闲置的情况,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公司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公司将合理利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在上述投资期限到期后,天振股份应于2024年12月12日前赎回理财产品或召开董事会审议相关议案,但该公司未及时赎回理财产品且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今年3月4日才召开董事会补充审议相关议案并披露了相关信息。

据了解,天振股份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同意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公司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公司使用最高不超过5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相应额度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与此同时,天振股份方面坦承,公司前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授权有效期为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授权生效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上述有效期之外,在未经董事会授权情况下,公司存在继续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形,董事会、监事会对超过授权期限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的情形进行追认与补充授权。

对于上述违规事项,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天振股份及相关责任人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天振股份方面表示,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产生影响。

或迎上市以来两连亏

公开资料显示,天振股份是国内新型PVC复合材料地板研发、生产及出口的龙头企业之一,具体产品包括木塑复合地板(WPC地板)、石塑复合地板(SPC地板)、塑晶地板(LVT地板)等。

在上市次年的2023年,天振股份业绩便大幅下滑。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度,该公司营收同比下滑89.50%。同期,该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2.67亿元,同比下降170.39%;扣非净利润亏损3.06亿元,同比下滑183.20%。

对于当年业绩亏损的原因,天振股份方面表示,主要受供应链溯源事件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其他重大不利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受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要求开展供应链溯源的影响,公司向美国出口的大量产品无法通关,导致本报告期(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天振股份方面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通关受阻后退货导致相应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以及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在内的固定成本较高,从而导致2023年度经营业绩亏损。

据天振股份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2024年度,该公司净利润预计仍为负值,但较上年同期亏损大幅收窄。

“为扭转局势,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产能布局,开发新产品,拓展客户及加速订单回归等举措,2024年业务量开始逐步恢复,尤其第三、四季度营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天振股份方面表示,公司业务尚处于恢复初期,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亏损,第四季度虽扭亏,但预计全年综合仍为亏损状态。

就相应事项,记者致电天振股份董秘办采访求证。对方在记录相关信息后表示将反馈给董秘,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获对方回复。

(编辑:张家振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