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近日,山东玻纤(605006.SH)交出上市以来首份亏损年报。
2024年财报显示,山东玻纤实现营业收入20.06亿元,同比下降8.89%;归母净利润为-9893.05万元,同比下降193.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下降124.32%。
与此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山东玻纤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锐减70.4%至1.62亿元,而总负债规模攀升至45.1亿元,资产负债率突破63%。
山东玻纤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双重影响,玻璃纤维纱已经多次复价,玻纤纱市场需求逐步回升,但价格处于低位。另外,近期新增项目中有部分项目贷款,导致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
营收利润双降
山东玻纤是山东能源集团控股经营的国有上市企业,于202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玻纤制品业务。
财报显示,2024年山东玻纤实现营业收入20.06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22.02亿元,减少了8.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为-9893.05万元,同比下降193.92%;扣非净利润为-1.61亿元,2023年为-7177.95万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中研普华研究员邱晨阳向记者表示,2024年行业整体需求萎缩,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受到压制,导致山东玻纤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均出现下降,进而影响营业收入和利润。玻纤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放缓,公司为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价格,使得营业收入和利润空间受到双重挤压。
山东玻纤方面称,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玻纤下游市场持续低迷,尽管玻纤产品价格略有回升但仍处于底部,同时产品销量未达预期。
从产品结构看,玻纤产品实现收入15.51亿元,同比下降14.24%,毛利率为6.81%,同比减少3.76个百分点;电力及热力产品实现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18.65%,毛利率为9.64%,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
山东玻纤方面向记者表示,面对2024年复杂多变的宏观局势以及空前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如聚焦核心业务,精准发力,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高强高模纤维产品矩阵,成功实现从“量本利”向“价本利”思维的战略转变。
4月15日,山东玻纤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9万元至1048万元,同比上升108%至112%,实现扭亏为盈。
扩张推高财务杠杆
从山东玻纤年报数据来看,2024年年末,其资产负债率为63.18%,同比增长8.83%;总债务为45.1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24.44亿元。
不过,截至2024年年末,山东玻纤货币资金仅为5.84亿元,同比下降27.93%。同时,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6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亿元,相比2023年减少了70.40%。不难看出,短期债务与货币资金、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存在差额。
一位不愿具名的会计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核心指标,通常60%被视为预警线。这是因为负债率反映了公司的偿债能力,从而成为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标准。
财报显示,2024年山东玻纤财务费用为5311.57万元,同比增加215.50万元,增幅为4.23%。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山东玻纤负债金额攀升与其不断扩张有关。
相关资料显示,山东玻纤30万吨高性能(超高模)玻纤智造项目于2023年5月启动。该项目的一期工程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山东玻纤17万吨ECER玻纤生产线数字化升级技改项目于2021年12月2日公告拟实施,2024年2月26日项目奠基,4月正式开工建设。
此外,近年来山东玻纤流动比率的表现亦不乐观。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山东玻纤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13、1.35、0.88和0.74。
上述会计行业人士向记者解释称,流动比率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关键指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
该人士表示:“通常而言,流动比率基数值在1.5—2.0之间比较合适,虽然基于各个行业所处环境的不同会有变动,但低于1,企业的偿债能力将面临较大压力。”
山东玻纤方面向记者表示,由于公司近两年新建30万吨一期项目及17万吨技改项目,有部分项目贷款,导致资产负债率出现一定上升,但公司与各家金融机构及银行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3:3:3:1”(权益融资占30%,中长期融资占30%,一年期融资占30%,自有资金占10%)的融资结构,实现健康稳健合理的资金布局。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