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广州报道
建筑领域是全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5年两会期间,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成为热议焦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进一步明确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方向。写字楼作为城市建筑主体,其运营阶段碳排放占全生命周期排放量的60%—80%。
近日,广州落地物业行业首个碳普惠试点,为商业地产低碳转型树立标杆。该试点由广州天力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力物业发展”)联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起,在广州邦华环球广场构建“服务投入+激励引导”双轮驱动机制。
天力物业发展助理总裁肖阳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公司是迄今为止国内物业领域首个系统制定碳普惠机制、并建立物业服务场景减碳行为量化核算体系的企业,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上线碳普惠小程序,今年年内将17个商业项目纳入试点,未来覆盖全国在管项目。
首个物业场景碳普惠试点落地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
2025年4月22日,天力物业发展发布《碳中和白皮书》,并启动物业行业首个碳普惠试点。记者获悉,天力物业发展在广州邦华环球广场构建的“服务投入+激励引导”双轮驱动机制具体为:楼宇用户(个人及企业)通过低碳办公、绿色生活等行为积累碳积分,可兑换物业服务权益及商业福利,构建“物业+用户”协同减碳生态。
天力物业发展方面表示,加强写字楼运营阶段碳管理成为碳减排突破口,既能响应国家战略,又能通过降本增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是我国“碳排放大户”。《2024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建筑与建筑业建造碳排放总量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的48.3%,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4.8%。随着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日益迫近,控制碳排放、探索碳减排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重点。
事实上,建筑领域节能减碳是全球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城市实现净零碳目标的基石。仲量联行全球研究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世界主要城市中,楼宇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平均占城市总排放量的60%。建筑及房地产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主力,在“双碳”进程中肩负重大使命。
天力物业发展方面表示,简而言之,写字楼运营阶段碳管理就是对写字楼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监测、计量、报告和减排的管理过程。“物业行业首个碳普惠试点落地标志着商业地产行业从‘单点探索’迈向 ‘生态协同’ 的绿色发展新阶段。”
构建全周期减碳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物业场景的碳普惠试点需突破行为量化标准、跨主体协同机制等多个技术难点。
对此,肖阳表示,天力物业发展商写事业部提出了“以商办空间为载体,构建机制赋能、文化引导、低碳运营、技术创新”四位一体的低碳发展战略主张,并构建“EARTH” 碳中和行动路径模型(“E”为节能、“A”为优材、“R”为循环、“T”为科技、“H”为共生),系统规划全链条绿色运营方案,即通过节能技术升级、低碳材料应用、资源循环体系建设、智能化碳管理系统及多方协同生态,推动商业楼宇运营减碳。
与此同时,《碳中和白皮书》制定了清晰的阶段性目标:预计2027年实现单项目运营碳排放达峰,2050年最终达成碳中和,以科学规划推动“双碳”战略的切实落地。
记者获悉,天力物业发展商写事业部以“零碳资产运营领跑者”为战略发展目标,2024年依照ISO 14064国际标准,在广州邦华环球广场完成温室气体核查工作,系统梳理组织层面碳排放数据;推进广州盈通大厦中央空调系统(含机房)能效改造工程,并采购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实现碳中和;2025年,正式启动碳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严格遵循科学碳中和实施路径,通过多维度减排举措夯实企业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天力物业发展方面表示,未来将以开放姿态凝聚政府、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多方共识,为零碳商业生态注入动能,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
(编辑:赵毅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