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法系、超豪华品牌大面积缺席上海车展 汽车行业驶入变革深水区
2025-04-29 09:04      作者:夏治斌     来源:中国经营网

IMG_20250424_113441.jpg

(2025上海车展。夏治斌摄影)

本报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4月23日,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在上海拉开帷幕,共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百余款新车型在展会期间首发首秀。

上汽集团、江汽集团、福特、沃尔沃、丰田、长城、雷克萨斯、本田、蔚来、理想汽车、零跑汽车、极氪、阿维塔科技、智己汽车等众多车企悉数亮相。

众所周知,国内的各大A级车展一贯是车企展示实力和形象的重要窗口。除了展示最新的车型外,不少车企还公布企业的新规划、新技术,力求与行业同行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由韩系车、法系车领衔,很多车企缺席了2025上海车展。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悦达起亚、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上汽通用雪佛兰、哪吒汽车、极越汽车、高合汽车、捷尼赛思、远航等汽车品牌缺席。除此之外,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等不少超豪华汽车品牌也缺席了2025上海车展。

对于韩系车、法系车的缺席,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韩系车缺席上海车展并不意外。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令合资品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韩系车在这几年中每况愈下,已经彻底被边缘化,因此缺席上海车展并不意外。“如果韩系车在未来几年如果不能改变边缘化的境地,就只剩下退出中国市场一条路可走了。法系车的情况与韩系车类似,都是有过发展高峰,但很快就跌入谷底,又缺乏切实有效的改变,只能一直沉沦下去。”

多家车企缺席A级大型车展

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近些年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

在这样的产业大背景下,2025上海车展如期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风向标,以往的车展向来是车企竞相角逐的舞台。但今年众多车企选择缺席,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包括现代、起亚等在内的车企都缺席了本届上海车展。4月27日,东风悦达起亚相关媒介告诉记者,本次不参加上海车展是现代起亚总部结合全球市场的统筹考量。

此外,被称为“韩系小宾利”的捷尼赛思也未参加2025上海车展。4月28日,记者联系捷尼赛思方面,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记者也联系捷尼赛思官网人工客服,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有参加本届上海车展是公司总部的决策。“总部没有发布相关的原因。”

韩系车罕见地缺席A级大型车展,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汽车行业资深顾问梅松林向记者分析道,韩系车正处在战略观望或说战略调整阶段,中国市场占其整体销量比例很有限,但他们在中国投资积累的产能相当庞大,如何处理当前产能并且最大程度节省成本成其主要考量目标。处理当前产能应对策略之一就是出口,因而参加上海车展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称,韩系车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直面自主品牌冲击,市场份额持续收缩。由于欧美市场近几年HEV混动车型热销,韩系车企此前的发展重心并不在中国,在新车型尤其高端车型本土化步伐缓慢,电动化不及预期。“今年可以期待北京现代的新纯电平台车型与悦达起亚的出口业务扩张为韩系车在中国汽车行业稳住一席之地。”

东风悦达起亚相关媒介提供的资料显示,2025年,悦达起亚将锚定品牌认知提升、产品战略优化、品质建设强化、渠道升级拓展等关键领域,持续加大转型投入,以“深修内功、厚积薄发”之姿,积极应对中国市场变革,为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崛起筑牢坚实根基。

除了韩系车,以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为代表的法系车也未参加本届上海车展。对于缺席的背后考量因素,4月27日,记者联系神龙汽车方面,但截至发稿,同样也未获得回复。

杨菁告诉记者,法系品牌车企主要包括Stellantis和雷诺在中国合资车市场处于比较边缘的状态,近几年更倾向于与中国合作伙伴如东风、零跑等企业共同开发制造面向欧洲市场的小型电动车。“相比其他全球车企深耕中国市场以赋能自身电动化的策略,法系车企对于重回中国本土市场兴趣似乎不大,而是选择了直接与中国企业技术合作来提升本土竞争力。”

梅松林称:“多年以前,法系车市场份额就很低,至今还在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尤其是中方仍在孜孜以求。Stellantis通过战略投资零跑重新布局中国市场,不失为一个好机遇。”

参展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从这个角度出发,梅松林称:“车企更加冷静理性了,不再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了。如果车企根本性问题不解决,车展的投入就是浪费,于事无补。”

除韩系车、法系车和部分新势力外,很多超豪品牌也缺席本届车展。劳斯莱斯方面告诉记者:“作为行业领先的奢侈品品牌,我们始终关注客户需求,致力于带来满足并超越客户期待的奢华作品与纯正体验。因此,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战略决策,品牌层面不再参与传统的车展活动,而是通过打造专属的劳斯莱斯品牌活动的方式,与我们的客户相聚并深入沟通。”

行业淘汰赛打响

近两年,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流量争夺战、价格拉锯战、技术攻坚战层出不穷。虽然在2025上海车展开幕前夕,智驾宣传迎来了严格的监管信号,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格局并未因此改变,车企们在技术、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行业淘汰赛节奏不断加快。

在2025上海车展上,未到场的还有此前经营出现问题的哪吒汽车、极越汽车、高合汽车、远航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关于未参展考量,记者联系远航汽车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谈及哪吒汽车、极越汽车等国内造车新势力缺席2025上海车展,任万付告诉记者,哪吒、极越、远航等部分造车新势力陷入经营困难,则显示了现阶段市场竞争的残酷。“造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时的单个长处难以长时间领先,更重要的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老牌车企的落寞是故步自封,缺少转变的实际行动;造车新势力的淘汰,缺乏的是综合实力。”

“新势力车企在目前市场激烈竞争下,如果不能维持爆款制造能力,将面临市场份额、人才、资本流失的多重打击。相比传统车企,新势力车企通常在品牌、车型、地域市场多元化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国资背景的新势力融资能力也相对较弱,在市场下行周期中抗冲击的韧性可能更差。”对于当下造车新势力的行业现状和未来竞争,杨菁向记者如是说道。

以哪吒汽车为例,从2024年开始,其就一直身处负面的舆论旋涡之中。4月中旬,哪吒汽车被多家经销商上门“讨债”。与此同时,哪吒汽车原CEO张勇也被曝出已身在英国。

谈及车市的淘汰赛,梅松林告诉记者:“中国汽车市场的确已进入淘汰赛阶段,但还不是深度淘汰赛,还仅仅是初级阶段的淘汰赛:淘汰那些没有树立起品牌标签的车企。通俗地讲,就是那些忙了一大圈但还没有被消费者记住的车企。2025年开始要进入第二阶段的淘汰赛了:淘汰那些还没有找到可持续盈利模式的车企。到了这个阶段可称之为深度淘汰赛。”

从车展缺席的车企来看,无论是韩系、法系,还是部分中国新势力车企,它们都各有各的不易,如市场份额下滑、产品更新缓慢、经营问题等。梅松林称:“中国市场过去那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正涌现一小撮车企集团主导市场话语权,不能跟上市场节奏的车企被淘汰、兼并、重组,市场玩家正在快速减少。”

杨菁坦言:“在技术与市场偏好快速迭代时期,车企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全面,留给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将逐步缩小。此外,除非有其他现金奶牛业务或强大的融资能力,以价换量不会是可持续的策略,车企需要留足现金头寸随时准备投入下一代技术与产品的更新。”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