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擎峰:莲花要做智能汽车领域的安卓
2025-05-10 05:05      作者:郭阳琛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

莲花图片1.png

(莲花CEO冯擎峰。郭阳琛/摄影)

在新能源浪潮的席卷下,汽车动力性能的提升变得易如反掌,各大车企纷纷卷入一场马力数字的激烈竞争。但在这场“军备竞赛”中,一个关键问题被忽视:驾驶者真的能掌控这些不断飙升的动力吗?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针对上述问题,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上,莲花跑车一方面直接向全行业开放了 77 年积累的底盘数据库,另一方面推出全球首套免费的高阶安全驾驶公益培训,希望为广大驾驶者的安全意识 “充电”。

“我们坚信为了用户的安全,同行不是冤家而是同行者。”莲花CEO冯擎峰向记者表示,就像安卓系统推动了智能手机的革命,莲花也希望通过底盘技术开源,用历史经验和数据帮助整个行业站上新的安全高度。

不受控制的马力一文不值

在2025上海车展上,冯擎峰表示,现在千匹马力已经轻而易举,“3秒破百”也不再是难事。但汽车不是电子消费品,而是安全属性比肩飞机的交通工具。道路状况瞬息万变,还是需要尊重生命。

“快的前提是安全。汽车是工具不是玩具,当操控追不上马力,汽车只会变成马路杀手。任何时代莲花都将以创新技术赋能,以极致驾驭为乐趣,增加激情的同时为安全做好守护。”冯擎峰阐释道。

为了更好地控制马力,莲花跑车做了哪些探索呢?莲花科技营销中国区总裁钦培吉直言,从成本和技术推广的角度来看,当前智能驾驶全视觉方案更有优势。但莲花仍在车辆中坚持使用4颗激光雷达,主要就是因为全视觉方案在遇到雨雾天和强逆光时,会像人一样对环境判断出现失误。

据悉,莲花跑车多款车型配备了行业最多的33个传感器,包括4个激光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7个高清摄像头、1个车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拥有360度无死角的性能冗余。

“如果我们在高速路遇到以雪糕桶为代表的障碍物,开车碰到暴雨、浓雾等极端天气,连人眼都无法分清车道线时,但上面这套系统将比人眼早0.5秒预警,所以我们认为没有硬件支撑的辅助驾驶都是伪辅助驾驶。”钦培吉直言道。

在钦培吉看来,不受控制的马力是一文不值的,真正的赛道级架构不仅要跑得快,更要刹得住。以现在汽车行业水平,速度突破500公里/小时都不是梦想,只要堆够马力就可以实现。“但为什么没有同行在做这样的事情,关键原因还是过弯和刹车都将是很大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莲花跑车是最早配备完整独立的双重辅助驾驶与控制系统的品牌,主控系统和备用系统都随时待命。

钦培吉告诉记者,这种双冗余的架构设计通常出现在航空飞行控制系统中,可以将系统失效的概率降低到10亿分之一。而莲花跑车将这种双重冗余标准引入了汽车领域,关键时刻这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打造免费高阶安全驾驶培训

一直以来,莲花跑车坚守“For the drivers”的理念。在莲花跑车看来,驾驶的本质是乐趣,但这份乐趣必须稳稳地建立在安全基石之上。基于这样的理解,莲花迈出了关键一步——底盘技术开源。

冯擎峰表示,莲花这次毫不保留,直接向全行业开放了77年积累的底盘数据库,里面都是各种莲花跑车在极限工况下的宝贵测试研发数据。之所以有底气这么做,是因为其背后强大的工程技术实力——莲花工程(Lotus Engineering)经过数十年深耕打造出顶尖的底盘调校团队。

据介绍,莲花工程为全球近千台车型精心设计调校,积累了超过300年的团队调校测试经验。有这样的技术沉淀,莲花在安全驾控领域自然有着十足的 “话语权”。莲花希望通过底盘开源,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在操控安全方面共同进步,让更多用户享受到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驾驭高性能车不仅需要强大的机械素质,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驾驭能力。培养用户安全驾驶意识和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此,莲花2025年将拿出2000万元,携手上海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共同开启全球首套免费的高阶安全驾驶公益培训:莲花赛道级安全驾驭训练营。该训练营不限品牌车主,只要有驾照即可报名参加。

莲花跑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莲花将特邀莲花工程专家、FIA认证赛照教练联合授课,使用莲花全系高性能车型。用户可以在安全的封闭赛道环境内练习大马力加速、刹车、湿滑路面操控等技巧,感受最真实的机械素质与操控,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极致驾驭的乐趣与激情。

上述莲花跑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个全球化品牌,莲花在主动拥抱技术变革的同时,更积极地承担着企业社会责任,将77年积累的操控智慧转化为可普及的安全资产。而这正是莲花在电动化时代最重要的转型内核:不仅追求更快圈速,更致力于让更多人安全地享受驾驶乐趣。

“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不可逆的潮流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车辆的物理极限。速度的底线是生命,驾控的巅峰是敬畏。”钦培吉进一步总结道。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