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启动大规模重组:2027财年前全球裁员2万人 将关闭7家工厂
2025-05-20 12:05      作者:尹丽梅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北京报道

WechatIMG10523.jpg

日产汽车正处在艰难的业务调整阶段。

近日,日产汽车披露了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日产汽车营收为12.6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87.47亿元),同比下降0.4%。尽管营收基本持平,但其营业利润同比下滑87.7%至69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77亿元),净亏损达到67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4.23亿元),2023财年盈利42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2.47亿元),营业利润率为0.6%。

在惨淡的业绩以及转型压力下,日产汽车决定“断腕求生”,再次启动业务重组。

日产汽车近日披露了一项名为“Re:Nissan”的复苏计划,计划在2027财年前完成一系列深度结构性改革。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其将在全球范围内关闭7家工厂,以将全球产能降至250万辆,并裁减约2万名员工,以大幅削减固定成本和提升制造效率。

再次启动“自我革命”

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日产汽车全球销量为334.6万辆,同比下降2.8%。其中,受日产汽车在华持续调整供需关系影响,以及中国本土品牌激烈竞争的冲击,2024财年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2.2%。与此同时,日产汽车在欧洲市场以及日本本土市场的销量分别下降2.9%和4.8%。由于新车型的上市,日产汽车在北美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3%。

与此同时,2024财年,日产汽车汽车业务营收为11.3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60.9亿元),营业亏损为21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7.56亿元)。

展望2025财年,日产汽车方面预计,其全球销量将同比下降2.9%至325万辆。

“这一预期未考虑潜在的关税影响,销量下降主要来自中国市场预计下滑18%。除中国外,我们预计销量将小幅增长1%。”日产汽车CFO(首席财务官)Jeremie Papin在近日召开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在不考虑关税的前提下,公司2025财年在营业利润方面预计实现盈亏平衡,净营收将下降至12.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22.88亿元)。

Jeremie Papin称,由于关税和重组成本的影响仍在评估中,日产汽车2025财年的营业利润、净利润和汽车自由现金流指导尚未确定。但2025财年第一季度,在考虑关税影响的前提下,预计公司净营收为2.7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69.14亿元),营业亏损为2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9.57亿元),汽车自由现金流预计为-5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3.8亿元)。截至2024财年末,日产汽车债务接近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95.38亿元),其中约7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8.34亿元)将在2025财年到期。

“正如大家所见,我们本财年的业绩无疑是一记警钟,表明日产汽车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自我革命’。”日产汽车CEO Ivan Espinosa(伊万·埃斯皮诺萨)在财报发布会上坦言,日产汽车面临成本结构过高的现实。“更复杂的是,全球市场环境充满波动与不确定性,导致规划和投资变得越发困难。因此,日产必须以更强的紧迫感和更高的速度进行自我变革,实现不依赖销量的盈利。这是我们启动‘Re:Nissan’复苏计划的原因所在。”

“Re:Nissan”全新复苏计划出炉

面对当前处境,日产汽车的调整思路是比较清晰的。

日产汽车方面认为,公司不能再依赖规模来维持盈利,而要以结构性改革和核心竞争力重新驱动成长。通过“Re:Nissan”复苏计划,日产汽车希望能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构建一个更轻盈、更灵活、更有盈利能力的日产。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Re:Nissan”复苏计划将围绕降本增效、重塑产品与市场战略以及强化合作伙伴关系三大核心战略展开,目标是在2026财年前实现正向营业利润以及正向自由现金流。

Ivan Espinosa指出,在降本增效方面,日产汽车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力度去推进转型。

“在跨职能团队的协助下,我们重新评估了以往预测所基于的所有假设,考虑到结构性挑战和当前的市场环境,我们必须要在更大规模上实现成本削减。我们设定了新的成本控制目标:要实现总计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8.67亿元)的成本控制,其中可变成本削减达到2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4.31亿元),固定成本削减达到2500亿日元。”Ivan Espinosa说道。

在可变成本削减方面,日产汽车目前已成立“可变成本转型专项组”(Variable Cost Transformation Program),将通过工程优化与采购效率最大化,推进降本;同时,将重构供应链体系,实现“集中采购、优化供应商结构”;此外,将重新审视日产汽车内部标准,转向更实用、成本导向的执行方式。

“为确保落地,我们建立了强有力的治理架构:包括成立由首席TdC官领导的‘Sprint Team’,直接向执行委员会汇报;已指派300名跨部门、跨区域专家全力推进;团队提出了约2300个降本想法,其中800+项已准备就绪,预计可为2026财年节省750亿日元成本开支;此外,我们将暂停部分高级项目与2026年后的开发项目;并且,通过缩短开发周期,以确保不影响新车的量产进度。”Ivan Espinosa说。

而在固定成本削减方面,日产汽车亦已推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包括重构全球制造体系,将全球整车与动力总成工厂从17座减少至10座,提高产能利用率,将产能调整至250万辆(在必要时产能可扩展至300万辆),更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工厂支持生产等;配合产能调整,日产汽车计划在2027财年前优化全球员工约2万人,其中约65%来自制造领域,18%来自管理及销售职能,17%来自研发,主要为合同员工;同时,将着力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用工结构与人工成本,推广共享服务中心,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与精准性。

要走得“更快、更远”

而在这些举措之外,日产汽车还将重构产品与市场战略:在美国市场聚焦SUV与混动车型,重振英菲尼迪品牌;在日本市场,则利用大尺寸车型与日产独有技术,提升品牌溢价;在中国市场,通过联合合资企业降本,加速电动化转型并推动出口;在印度市场,则将推进产品阵容焕新,利用联盟优势将印度工厂交由雷诺主导;在欧洲市场,利用联盟资源推进Sunderland工厂电动化布局;在墨西哥与中东市场,则将延续高利润业务,巩固品牌根基。

“2024财年的亏损说明了日产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走得更快、更远,才能翻越眼前这座‘亏损之山’。”Ivan Espinosa表示,“Re:Nissan”是一个以行动为导向、以现实为基础、以执行为驱动的复苏计划。“虽然这一计划的实现并不容易,但我们坚信拥有重建日产的资源与能力。我们需要业务伙伴、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与支持,也欢迎未来合作伙伴的加入。”

中国市场是日产汽车的几大核心市场之一,对其战略转型颇为重要。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日产汽车全球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与全球战略保持高度协同的同时,日产汽车也深刻洞察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未来,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将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到2027年夏季日产汽车将向中国市场投放10款新能源车型,以强化在华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日产汽车的这次战略重组计划无疑是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中值得引起关注的举措之一。与大众、丰田等巨头相比,日产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上已显疲态,若不能在成本与效率上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恐难以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Re:Nissan”复苏计划对日产汽车而言是一场全面转型。尽管短期内转型将带来阵痛,但从长期来看,或许正是其走出困局、重振品牌的关键一步。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