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
“我在公司里主要是抓研发,研发也不是所有都抓,只侧重像嗅觉识别、智能仿生鸟、仿真狗等具有前瞻性布局的业务。一旦技术成熟了、市场做得不错了或者现金流上正轨了,我就不管了。”汉王科技(002363.SZ)创始人、董事长刘迎建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与热情,在近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他笑称:“即使996(指工作从早9点至晚9点,每周工作6天),脑力依然在线,阅读学习新知识也并没觉得困难。”基于此,他提醒道,一些核心技术人员“不要轻易让他们退居二线,没准他的技术还能发挥作用,可以返聘”。
刘迎建出生于1953年,1978年考入南京通信工程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计算机系。1985年,刘迎建开发出国内第一个联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两年后其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破格录取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后于1993年正式创立了汉王品牌,陆续将手写汉字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笔触控、机器视觉、NLP(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模型等技术进行科技成果产品化。
6月26日,汉王科技承办的“2025中国电子纸生态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汇聚了电子纸产业链上下游的众多企业。论坛期间,刘迎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做电纸书20年的历程,以及对汉王科技未来发展的思考。
电纸书产业的辉煌与低谷
“汉王科技在中国电子纸产业生态中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提给刘迎建时,他回应道“汉王现在承担的可以说是最关键的角色了,因为汉王是国内最早做电纸书的,也做了很多的市场推广,尽管我们没做成功,必须承认是亚马逊做成了。”
所谓“电子纸”,顾名思义即像纸一样的屏幕,也叫“墨水屏”,其原理是微胶囊内黑白电荷粒子在电场上移动成像,仅刷新时耗电,静态显示时零能耗。“电纸书”是汉王科技推出的采用墨水屏的电子阅读器,后因使用场景拓宽不再局限于阅读器,现今业界一般将教育学习、阅读、办公使用的电子屏终端统称为“电子纸平板”。
最早尝试将电子墨水屏商业化的是索尼,于2004年推出了首款采用元太科技(E Ink)电子墨水屏技术的Libre,但真正引爆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则是亚马逊,2007年推出的第一代Kindle阅读器凭借399美元的售价创下了5小时售罄的成绩。之后,以汉王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厂商跟进,于2008年推出了首款国产电纸书。
刘迎建回忆道:“20年前,数字阅读刚露苗头,我就把数字阅读作为汉王科技的使命。当时意气风发,不管怎么样,最后数字终端做成了。汉王电纸书跟随神舟七号飞船进入了太空,还一度创造了一年销售100万台的业绩。”
刘迎建所说的“一年销售100万台”发生在2010年,电纸书业务为汉王科技贡献了8.8亿元的营收,占当时公司整体营收的3/4,也带动了股价飙涨。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尽管Kindle已火爆全球,但中国的消费者还无法购买正版Kindle。直到2013年6月7日,亚马逊Kindl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2017年年底中国已成为Kindle最大的市场,全球市场份额占四成以上,2018年中国市场的总销量突破百万台。
然而,Kindle的来势汹汹极大地挤压了国产阅读器厂商的生存空间,汉王科技首当其冲,2012年时的电纸书业务营收骤降了77%,投资者和业界也对于汉王科技打出了问号。事实上,伴随着4G通信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作为单一功能的电子阅读器市场迅速萎靡,即使是Kindle也在2022年6月30日退出了中国市场。
“亚马逊的退出对中国电子纸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它拥有大量用户,退出后不再更新。而国内的数字出版、数字阅读已养成习惯,怎么才能对接上?”刘迎建表示,“我们举办首届电子纸生态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主题定为‘破茧新生’,就是想向外界展示电子纸产业并没有倒下,终端企业、平台公司、内容厂商等整个生态百花齐放,快速发展。”
“电子纸的生命周期正处于持续上升期”
当被记者问及“曾经失败过,这一次再战你凭什么觉得能赢”时,刘迎建正面回应道,“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基本上目睹中国整个IT产业的发展历程。其实有的IT产品生命周期很短,比如MP3、数码相机等,可谓昙花一现。但是,电子纸的生命周期一直在延续,我判断它是一个长周期的产品。”据洛图科技发布的市场数据,2024年中国电子纸平板在全渠道销量达到183.4万台,同比增幅为49.1%,汉王科技更是凭借连续两年市场销量增速第一,获评中国电子纸阅读器领导品牌。
数据表明,电子纸的市场仍在高速增长——这不同于PC出货量已出现负增长、智能手机增长也渐趋放缓。在数字阅读日益增长的大趋势中,电子纸具有护眼、省电、便携的特性,它在替代纸张方面是最接近的媒介。现在电子纸在彩色屏、屏幕刷新率方面的技术仍在进步,而且应用的场景也在从阅读器向零售、交通、政务、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拓展。“叠加多个利好因素,我认为电子纸的市场空间还远远没有到头。”刘迎建说道。同时,汉王科技认为未来电纸书进化发展分为导入期、高速发展期和普及期三个阶段,目前处于在办公、教育等领域完成“点”状应用的导入期,随着屏幕、处理器、多模态交互和生态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将会进入行业“线”性发展的高速发展期,预估2035年年销量超1亿台,有望成为第三大主流终端,跨入千亿级市场。
在采访中,刘迎建对于汉王科技与内容阅读平台一家一家去谈合作的情景记忆犹新,在打通文件格式、软件预装、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轮轮的协商。尤其是商业模式方面,汉王科技摒弃了传统阅读平台的内容付费、广告等分成模式,专注硬件销售的利润。
对于目前汉王科技面临的挑战,刘迎建坦言:“国民经济有周期性,企业同样有,我希望能做一些长周期的新产品,短期内必然要牺牲现有的利润。但是我信心满满,因为汉王科技手里掌握了好几项未来需要的东西。”
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子纸墨水屏火热的时代,部分厂商曾试图制造推广“墨水屏手机”的品类,最终未能成功。刘迎建透露,电子纸终端在向大尺寸、彩色进化的同时,汉王科技近期将推出一款与手机屏幕大小相当的电子纸产品。不同于先前,现在电子纸的供应链较为成熟,整个研发、生产制造的成本能够大幅摊薄,可以理解为“把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集合在新的终端上”。
“我一直相信,人少的地方风景更美。”刘迎建表示,这是汉王科技当时在国内第一个做电纸书的底层逻辑。同样,这也是汉王科技率先投入研发智能仿生机器人的驱动力。其中智能仿生鸟2019年首飞成功,之后随着远距离自主飞行、高清图像传输等技术成熟,仿生鸟逐步打开市场,2020年与迪士尼的阿凡达IP合作推出了“斑溪兽”产品,2022年又推出了“金雕”。从近两年的财报公告也可以看出,扑翼仿生机器人一直在汉王科技的研发投入项目之列。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