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城轨协会”)7月1日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以下简称《概况》)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共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2381.48公里,2025年上半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20.70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3.73%,但较城轨建设最高峰的2021年同期下降53.92%。
城轨协会表示,2025年下半年预计还将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约600公里,全年新投运城轨交通线路总长度预计超过800公里。2024年,全年新投运城轨里程为936.23公里,这意味着,2025年全年城轨新增里程较上一年将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2025年3月,城轨协会发布《城市轨道交通2024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预计,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额合计约3391.77亿元,较2024年下降28.59%。
城轨投资和新增里程下滑态势已经持续多年。城轨协会发布的历年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在2020年达到6286亿元的最高峰之后,近几年持续回落。年度新增运营里程在2021年达到1237.1公里最高值之后,也呈现出下滑的态势。
一位城轨行业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高峰出现在2017—2020年,彼时每年地铁建设里程和投资额不断创下新高。2018年以后,中央提高城轨审批门槛,城市轨道交通疯狂建设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未来城轨领域的重点将是优化运营,做好存量。
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52号文”)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严控风险,持续发展。针对地铁审批,52号文将地方财政收入、GDP指标要求提高到原有规定的3倍。针对轻轨审批,地方财政收入和GDP指标要求也提高到原有规定的2倍以上。
作为城轨产业链的最前端,设计单位最先体会到投资和建设下滑带来的影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设计院”)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城轨建设高峰的结束,城轨设计单位普遍面临项目减少、人才流失等问题。许多地铁设计院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市政、公路、与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相结合的房地产开发等项目。
《概况》信息显示,2025年上半年无新增城轨交通运营城市,上半年有城轨交通新线、新段或延长线开通运营的城市9个,分别为杭州、重庆、宁波、太原、天水、广州、南昌、绍兴、沈阳。
(编辑:吴婧 审核:杜丽娟 校对:翟军)
-
2025-07-02 孙丽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