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银资本合伙人李东平:AI落地不是解决单一问题 需要系统性能力
2025-07-30 12:07      作者:李立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全球数字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迭代升级,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中国企业正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中,在全球市场寻求新机遇。

7月29日,由《中国经营报》举办的“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在上海举办。大会以“破浪·共生”为主题,多行业领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数字生态产业化发展建言献策。

在目前炙手可热的AI赛道上,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怎样以及如何进行产业赋能?在主题为“‘从技术出海到生态出海’—AI赋能产业新范式”的圆桌论坛上,海银资本合伙人李东平指出:“AI落地应用场景,需要系统性整合能力,而不只是解决单一问题,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在李东平看来,目前人工智能在国内已经落地了多个应用场景,仍有一些需要深入挖掘的点。首先是整个系统性的整合应用。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应用仍是比较散的应用。需要考虑的是,人工智能如何进一步把整个系统化的能力整合起来,比如把企业的核心流程、供应链、端到端的智能化等完全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深挖出来。

以海银资本投资的云迹科技为例,创立于2014年的云迹科技,专注于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研发与商业化落地,在酒店智能化场景中的收入及市场占有率已居行业第一位。云迹科技最开始做酒店业务的时候更多是解决酒店某一个点的应用,比如酒店里的物品配送。但现在云迹是对酒店住宿过程中需求满足、投诉等全流程的系统化深挖,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系统化解决,形成一个完整的AI数字化体系。

其次是数据的安全与深化问题。“现在各个地方数据是孤岛,国家数据局正在把各个数据孤岛打通,包括强调数据质量”, 李东平指出,人工智能自己产生的数据、内容量庞大,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注重数据合规,都是需要深化的问题。

最后是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虽然部分高校新开了相关专业,但仍然不够,尤其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做创新型应用的人才仍然稀缺。

谈到AI技术及生态出海,李东平认为可以在产能、品牌以及服务等三方面进行海外赋能:第一是更多赋能产能,人工智能对落地工厂做产能赋能。比如产品柔性排单、供应链预测性决策等都有施展空间。

第二是赋能品牌,企业出海到当地去做产品创新,人工智能服务商可以帮助做当地人群、当地社会、消费习惯等分析。以前是通过人工去分析,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去分析。

第三是赋能服务。目前已经有一些人工智能工具开始对境外的产能企业进行服务,比如对跨境电商,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快速高效解决报关这些问题,赋能已经开始。

不过,李东平也特别提醒,AI出海到海外市场发展,一定不是简单的搬移复制,必须本地化。人工智能在当地赋能一定要落在本地化角色,可以从抱团取暖开始,做成一个小生态,再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形成大生态。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