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云上半年营收181.4亿元 开发商业务占比进一步下降
2025-08-19 06:08      作者:陈婷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8月18日晚间,万物云(2602.HK)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万物云收入约181.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1.8%,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AIoT和BPaaS解决方案服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5.2%、23.6%。上半年,万物云实现利润约8.4亿元,同比增长5.4%,核心净利润约13.21亿元,同比增长10.8%。

去年以来,万物云主动压缩开发商业务及其他非核心业务,转向有现金流的利润深耕。今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收益增幅与开发商业务降幅之间的“剪刀差”开始呈现,报告期内开发商关联业务收入占比降至6.5%。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万物云股东应占每股收益为0.68元,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付中期股息合计11亿元。

对于2025年全年的业绩指引,8月19日,万物云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收入、核心净利润的全年增速都将超过上半年。

循环型业务收入占比近90%

自去年开始调整战略以来,万物云的业务结构已发生变化。

公告显示,万物云主要从事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其中,住宅物业服务、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BPaaS解决方案三大业务被称为“循环型业务”。

2025年上半年,万物云循环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至163.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攀升至89.9%;该业务毛利约21.1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公司总毛利的84.6%。其中,住宅物业服务收入约102.8亿元,同比增长10.4%。受宏观环境影响,居民缴费意愿在报告期内有所下降,该业务毛利率在报告期内下滑至12.9%,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万物云在管住宅项目的饱和收入约281.3亿元,同比增长7.4%,在管项目数量为4408个;合约住宅项目的饱和收入约337.2亿元,同比增长5.9%,合约项目数量为5178个。

除循环型业务外,万物云核心业务还包括居住相关资产服务及AIoT解决方案业务。报告期内,居住相关资产服务收入约8.6亿元,同比增长39.6%,占总收入的4.7%;AIoT解决方案收入约2.04亿元,同比下降66.2%,占总收入的1.1%。

报告期内,万物云非核心业务在主营业务中的占比继续下滑。其中,城市空间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场景之一,主要采取表外合资的形式开展。报告期内,万物云来自城市空间整合服务的并表收入约3.6亿元,同比增长3%,占总收入的2%;其他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87亿元,同比下降10.3%,占总收入的1%。

受行业周期影响,开发商新房业务进一步萎缩,且万物云主动收缩业务实现对开发商业务的关停并转,万物云报告期内来自开发商增值服务的收入同比下降76.1%至约2.2亿元,占总收入的1.2%。

“弹性定价”模式落地

去年12月,万物云推出“弹性定价”模式,旨在破解行业困局,打开存量市场新空间。此次业绩会上,万物云管理层亦对这一模式的落地进展进行相关披露。

据悉,“弹性定价”模式是将住宅物业项目解构为158项必选服务和350项业主可选服务,将服务和价格的选择权交还给业主,用“质价相符”原则回应行业困局。目前该模式已在重庆、青岛等多地落地实施。

报告期内,万物云通过蝶城战略与“弹性定价”的组合拳,在存量市场获取114个新项目,年化饱和收入约6.68亿元,同比增长31.5%。

在业绩会上,万物云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何曙华表示,过去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期,房屋供给数量以及价格都处于上行趋势,业主对物业费价格敏感度不高。如今市场调整,业主对物业的服务品质和价格的关注度显著提升,部分地方政府顺应出台相关物业费价格政策,物业行业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速”。“在这个背景下,万科物业的‘弹性定价’模式恰恰是目前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过程,这种定价机制本质上是对行业常态的修复,即服务标准与价格将更透明地挂钩,业主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基础服务或升级服务,而优质服务的溢价空间也将获得市场认可。”

何曙华进一步表示,“弹性定价”不是鼓吹物业费降价,它既尊重业主对于服务品质期望的合理诉求,也保障物业公司的服务品质与生存空间,最终在业主、企业、政府三方之间形成动态平衡。数据显示,今年万科物业在重庆落地“弹性定价”的项目,物业费收缴率提升20%。

(编辑:赵毅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