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吴清 北京报道
在陈立武上任英特尔全球CEO后,英特尔中国区也迎来了换帅。
9月16日中午,英特尔公司宣布,首任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将于本月退休,其接任者是今年2月刚被任命为中国区副董事长王稚聪,公司按计划进行管理层交接。
《中国经营报》记者随后向英特尔方面确认了相关消息。英特尔方面对记者表示,此次属于是王锐退休,按计划进行的一个交接班,对业务不会有什么直接调整和影响。
记者注意到,王锐1994年加入英特尔,历任英特尔全球及中国区多个关键技术与业务领导岗位;而王稚聪同样在英特尔工作近三十年,拥有丰富的技术、销售和管理经验。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英特尔中国区换帅,正值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40年,中国一直是英特尔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目前英特尔中国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传统PC/服务器CPU业务的份额下滑,另一方面公司业务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王锐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加入英特尔;过去30多年,历任英特尔全球及中国区多个关键技术与业务领导岗位;2021年升任中国区董事长,同年11月,王锐入选《财富》杂志202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英特尔称赞其“重新定义了英特尔中国战略,升级了组织架构,领导了多项新举措”。
而接任者王稚聪同样具近30年英特尔工作经历。据英特尔官方介绍,其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拥有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及MBA学位,历任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监、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等职,曾推动客户端计算、数据中心和物联网领域的业务增长,不仅对本地市场有着深刻理解,也与客户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是业内资深人士。
王稚聪表示:“我谨代表英特尔中国全体同仁,向王锐博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她的卓越领导深远影响英特尔中国的长期发展。”
此次中国区管理层更迭,恰逢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40年。王稚聪称:“非常荣幸在过去四十年间,英特尔积极参与了中国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我们植根中国、服务客户的承诺始终不变。面向未来,英特尔中国将持续聚焦本地需求,与客户和伙伴一起抓住新机遇,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阶段增添新动能。”
而王锐此前曾表示,相关任命将进一步增强英特尔中国的管理团队,深化英特尔中国2.0战略,为中国产业伙伴和我们的客户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英特尔在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此后中国一直是英特尔全球市场的重心所在。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营收为148.54亿美元,占英特尔全球总营收的33.54%;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为155.32亿美元,占公司全球总营收的29.2%。
但在英特尔全球业务及业绩承压的同时,英特尔中国业务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英特尔的传统PC/服务器CPU业务的份额不断下滑,而美国政府禁售CPU芯片政策更使其失去大量订单和收入。另一方面,被寄予厚望的英特尔中国汽车业务,在其中国汽车业务总部落户北京两个月后,因为新任全球CEO陈立武的改革,被一并砍掉。
一位接近英特尔的半导体观察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半导体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英伟达GPU业务猛攻,AMD服务器的市场份额攀升,台积电在芯片代工业务方面优势明显,本土对手如华为也在快速崛起,英特尔中国业务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小。
“面临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中国区新帅一方面需要稳固本土供应链,同时也需要及时调整战略,稳住市场份额,还要及时跟进AI战略布局等。”上述半导体观察人士表示,英特尔中国区此次换帅,既是一次内部管理调整,更是英特尔对中国市场战略的一次重要调整。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英特尔实现营收255.26亿美元,同比出现微降(去年同期为255.57亿美元),净亏损37.39亿美元。
而在财报发布的同时,陈立武通过全员内部信宣布,公司正实施规模裁员,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员工总数从约10.98万人削减至7.5万人。此前已完成近15%裁员方案,年内裁员规模超两万人。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