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支撑“硬行情” 科创50、100、200三指数皆逆势走强
2025-10-13 06:10      作者:孙汝祥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10月13日,科创50、100、200指数分别收涨1.40%、1.04%、0.58%,在股指涨幅排行中分列前三。

年初以来,科创50、100、200指数分别上涨48.95%、54.64%、55.37%,在所有股指中位居前列。

市场分析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强势行情,是资本市场对“硬科技”的积极投票,显示市场资金持续坚定地看好这片“新蓝海”。近期亦有多家外资机构分析师认为,“科技创新”将会继续成为A股市场的主线。

科创指数表现强势

10月13日,上证指数低开逾2%,创业板指低开超4%,市场情绪一度承压。但随着盘中资金逐步回流,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19%,深证成指收跌0.93%,创业板指收跌1.11%。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日少数收涨的指数中,位居涨幅前三的分别为科创50上涨1.40%,科创100上涨1.04%,科创200上涨0.58%。

图片1.png

“今日科创板在主要指数普遍调整的背景下逆势上涨,主要得益于半导体和软件两大核心板块的强势表现,两者均深度契合国家自主可控战略方向。”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记者表示,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自主可控主线的关注。

薛洪言认为,半导体板块受存储芯片周期向上,以及外部技术封锁倒逼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的双重驱动,市场对国内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乃至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高端环节实现技术突破、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认可,推动多只龙头个股显著上涨。

“软件板块则在政策利好与外部压力的双重催化下集体走强。”薛洪言表示,外部压力与“科八条”等聚焦自主可控的政策形成制度与市场需求的共振,加速了资金向国产软件领域的聚集,叠加市场资金向科技成长领域轮动,共同推动科创板实现结构性反弹。

“今天科创指数逆势走强的原因,在于当前A股‘科技牛’的成色越来越足。在外部压力下,科创指数虽然低开,但很快逆势走强,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创新的信心依然很足。”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科技创新行业和板块具备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自2025年年初以来,科创50、100、200已分别累计上涨48.95%、54.64%、55.37%,涨幅位居所有股指前列。

“今年以来科创指数持续强势的核心逻辑是‘AI产业爆发+国产替代加速+科特估重定价’三重共振。”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AI算力需求井喷,半导体景气度见底回升,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市场估值体系从传统P/E向“科特估”转型,都给科创指数走强提供了支撑。

“当前A股市场的‘科技叙事’逻辑已确立并得到强化,市场投资理念已从传统消费蓝筹向科技创新主线迁移。”有资深专家对记者表示,A股“以业绩稳定性为核心”的估值逻辑,已转向“以科技创新潜力为核心”的成长型估值逻辑。

硬科技提供硬支撑

科创板块“硬行情”的背后,离不开硬科技的支撑。

近期,科创板公司研发突破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多家公司发布研发进展公告。

例如,帝奥微(688381.SH)自主研发的eUSBrepeater产品,全面突破信号完整性、低功耗等关键性交叉技术难题。国芯科技(688262.SH)新一代汽车电子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CBC2100B”测试成功。中微公司(688012.SH)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覆盖等离子体刻蚀、原子层沉积等关键工艺。生物医药领域近期亦捷报频传,百利天恒(688506.SH)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镥[177Lu]-BL-ARC001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创新管线不断丰富。

实际上,2025年以来,科创板“硬科技”底色持续凸显,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领跑A股。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整体研发投入超841亿元,是净利润的2.8倍,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2.61%;24万名研发人员、13万项发明专利,构筑起资本市场“研发密度最高”的企业集群。138家次企业获国家级科技奖项,六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三成公司产品实现行业首创。

在一些关键领域,重要突破不断,中国硬科技正从“跟跑”迈向“领跑”。中微公司ICP双反应台刻蚀机精度达0.2A(亚埃级),打破国外设备垄断。天岳先进(688234.SH)推出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助力第三代半导体“弯道超车”。生物医药领域,百济神州(688235.SH)泽布替尼2024年全球销售额近190亿元,百利天恒双抗ADC药物海外授权创国产纪录。

浙商证券近日发表的研报表示,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科创板公司陆续迎来底部改善。

“科创板的泛次新股特征,使其产业分布具备鲜明的时代感,直观地映射了AI和创新药等产业。而AI和创新药等产业逐步进入景气释放阶段,这是科创板盈利改善的核心驱动。”招商证券研报指出。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589家公司合计实现收入7014亿元,同比增长5%。剔除4家光伏龙头后,合计实现收入6160亿元,同比增长12%,合计实现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11%。

科技创新仍是主线

展望后市,多位受访人士认为,科技创新仍将成为A股市场的主线。

杨德龙表示,今年以来,科创板块行情强势,主要是因为该板块代表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虽然部分股票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短期内有一定回调压力,但从经济转型角度来看,杨德龙坚定认为,科创板块后市仍然值得关注。

“今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正在制定中的‘十五五’规划将重点支持科创行业,全球又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人工智能AI革命之中。所以,科技股的行情还会持续,长期继续看好科创板。”杨德龙如是说。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蒋先威亦认为,四季度将迎来“十五五”规划部署,预计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位置更加突显,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与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均指向科技创新方向的投资机会。

蒋先威还表示,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将为“人工智能+”板块赋予更清晰的发展指引,有望复制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孕育一批产业独角兽的经验。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落地正成为一轮新产业周期的缩影。”路博迈基金首席策略师朱冰倩认为,TMT板块当前存在较多催化,如产业趋势持续有进展、美联储降息等。需要关注相关行业的业绩兑现能力,三季报会成为市场重点因素。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亦表示,海外投资者对于A股科技板块的兴趣,相较以前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这一过程有望在未来1—2年延续下去。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