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转向直营渠道 魏牌销量能否进一步突围?
2025-10-25 04:10      作者: 陈茂利 张硕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北京报道

“我们(魏牌)正在转直营(DTC模式),之前是经销商在售,马上就只能直营店销售了。我们门店的牌子也会改成魏牌新能源,我的工牌马上也要改了。”杭州长城汽车智选门店销售人员指着自己的工牌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据市场信息,坦克品牌正从与魏牌品牌共用的渠道中撤出,而魏牌则计划于10月底前全面采用直营模式。此次变革背后的具体考量及其对品牌可能产生的影响,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就以上问题,记者向魏牌品牌公关致函询问,但在发稿前未收到答复。

“魏牌成立以来经历几次定位调整,品牌心智尚未稳固。直营模式能让品牌直接掌控用户触点、统一价格体系和服务体验,从而建立高端形象,摆脱经销商导向的传统印象。”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直营体系能跑通,它将成为长城向智能化、用户型企业转型的重要分水岭;但若执行不力,也可能在短期内带来渠道震荡与成本压力。

长城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9月,魏牌销售63593辆,同比增长96.35%。

全面转向直营模式

魏牌是长城于2016年成立的高端品牌,以董事长魏建军姓氏命名,旨在突破中国品牌价格天花板。成立最初两年,旗下VV系列产品凭借创新设计和配置获得市场关注,销量表现强劲。2018—2020年,虽然产品线不断丰富,但整体销量与品牌影响力遭遇挑战。2021年,长城魏牌作出决定停售燃油车,全面转向高端新能源。宣布转型后,魏牌陆续推出蓝山、高山等车型。

近日,有消息称,长城汽车对其直营服务品牌“长城智选”作出调整,展厅内仅保留魏牌旗下车型,坦克700撤出,且“长城智选”将更名为“魏牌新能源”。 上述销售人员向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长城智选是长城旗下的直营销售体系,于2024年4月发布,旨在对标国内新势力品牌。长城智选门店布局在城市核心商圈附近,主要销售魏牌和坦克旗下高端的车型。

魏牌车型虽然在长城智选直营服务体系中销售,但也授权经销商销售。今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期间,魏牌CEO冯复之、执行副总经理谭建在与媒体对谈时谈及两种渠道的协同优势。

冯复之表示,直营体系聚焦商超等高流量场景,而经销商则依托区域优势,双方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客流与服务的双向导流,最终形成“1+1>2”的渠道网络效应。

半年时间,魏牌为何会起意全面转向直营渠道?从魏牌品牌成立发展史来看,长城或希望通过渠道变革助力魏牌实现品牌向上。谭建曾透露,调研显示直营店显著提升了用户对魏牌高端定位的认知,品牌首触提及率上升30%。

冯复之在今年9月成都国际车展上谈及直营模式时表示,魏牌会坚持DTC模式,跟用户建立连接,更多在线下、线上曝光,更多贴近用户的生活场景和用车场景。真正要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省时、省心的服务,获取用户真正的信任。也需要听到用户的反馈,以及对我们的产品、品牌的建议,为用户而改变。“魏牌会非常坚持地传递价值,而不是过多关注于价格。”

上述销售人员也在介绍产品时向记者介绍了转型直营模式的目的——直营模式消除了传统4S店因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内卷”,销售不再需要将大量精力耗费在与客户“盘价格”上。

“以前销售可能会推销贷款、保险、贴膜,我们只专注于讲解产品性能。”该销售人员强调, 这种模式砍掉了传统汽车销售中不透明的附加项目,让购车流程回归简单、透明。

“魏牌全面拥抱直营模式可能意在重构品牌与用户的关系。直营能统一品牌形象、价格、体验,减少各地价格差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也能强化品牌控制力,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杨继刚分析称,“可以说,这是魏牌回到‘用户中心’打法,是对标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主动而为。”

杨继刚进一步表示:“过去,汽车经销商掌握用户数据,车企只能间接感知市场。而直营模式能让汽车厂商直连用户,获取用户的一手使用与消费数据,为产品迭代、OTA升级、增值服务等提供依据,从‘沉睡的数据’到‘被激活的资产’,直营模式在智能电动时代尤为关键。”

减少渠道内耗

“经销商模式是汽车行业沿用了数十年的主流模式。汽车厂商通过授权各地经销商进行销售,经销商需要自行投入资金建设符合标准的4S店,并从厂家批量买断车辆,存入库存。”北京一位传统车企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该模式下,库存压力以及建店成本由经销商承担。定价方面,厂家虽然给出指导价,但最终成交价由经销商决定,这导致了不同门店、不同销售人员的价格可能存在差异,消费者需要货比三家甚至讨价还价,最后成交。客户数据和服务体验也主要由经销商掌握。”

而直营模式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才盛行的一种销售模式。由特斯拉开创,并被众多新势力和传统品牌效仿。该模式下,汽车厂商需自建直营门店和线上订购系统。消费者直接通过官方App或网站下单,价格统一透明,车辆通常由品牌方直接从工厂发货或运至统一交付中心。

在当前汽车行业渠道变革的浪潮中,“直营+授权”的双销模式正成为众多车企的战略选择,一些传统车企从最开始质疑、观望,开始试水直营模式。造车新势力也走向授权经销,在直营模式之外,引入经销模式加速覆盖二线及以下城市。

小米汽车在其首款车型SU7的发布与推广中,便同步启动了直营与授权经销双线并行的渠道策略,旨在实现品牌形象塑造与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之间的有效平衡。

然而,两种模式共存也面临突出挑战,如何实现直营店与经销商在同一区域、同一产品上的价格协同。一旦出现价格不统一,渠道之间就容易从“共同做大市场”转向“相互争夺客户”,引发内部资源消耗。

在业内人士看来,魏牌全面转向直营可能也有减少渠道内耗的战略意图,专心打造品牌。按照魏牌披露的规划,直营门店年底达到700家、覆盖国内200+的城市。

完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直营模式意味着厂商要亲自承担选址、运营、销售、售后等环节,短期投入成本陡增,组织管理复杂度上升。”杨继刚分析称,“选址、团队培训、运营体系搭建都需时间,一旦节奏错配,容易出现‘网络断层’,部分区域市场突然‘失声’。”

“一定有困难的。”魏牌商业化副总经理蒲昊文介绍,从传统经销商管理模式切换,就要做到事必躬亲。对终端市场,我们必须保持统一的形象,保证用户不管在哪家店面都能享受到同等水准和质量的服务。

直营模式对经营能力的考验更高。杨继刚指出:“与渠道模式相比,直营模式需要车企具备零售思维、数字化运营能力和客户服务体系,而这些恰恰是传统车企的短板。近期也出现了部分车企,从直营模式退回到渠道模式的情况,这就需要车企做系统性评估,避免出现组织能力接不住直营的情况发生。”

坦克品牌回归经销商体系,魏牌新能源独享直营资源,长城汽车能否推动魏牌销量进一步增长,有待市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