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时代资本市场研究新模式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网正式上线
2025-10-31 07:10      作者:孙汝祥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10月31日,作为资本市场研究交流共享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中国资本市场研究网”正式上线,网站将是一个集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官网与数字化研究交流平台于一体的综合门户。

业内专家表示,学会的成立,对于进一步统筹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研究力量,提升对资本市场重要政策的论证、分析、研究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资本市场研究网的上线,也意味着资本市场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多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重研究

据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研究网(www.ccms.org.cn)的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围绕学会“五个一工程”进行展示,包括建设数字化研究交流平台、创办学术研究刊物、举办高水平学术年会、构建资本市场权威专家库、打造一批资本市场重点研究基地,便于社会公众了解学会业务活动。

第二阶段以数字化研究交流平台建设为主。据悉,这也是研究网的主要功能,后续将构建集研究资源、研究信息、研究工作支撑、研究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数字化生态平台。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研究网的上线,是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以来的又一重大进展,意味着资本市场研究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多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桥梁。

高端智库定位

学会于4个多月前成立,最核心的定位是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

今年6月18日,在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等领导同志出席学会揭牌仪式。学会定位于“打造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高端智库平台”,是中国证监会主管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学会的成立,可以进一步统筹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研究力量,积极推动有研究能力、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就市场关切的重大改革、监管政策和市场形势组织研讨交流,围绕资本市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提升对资本市场重要政策的论证、分析、研究能力。”业内专家如是表示。

7月26日,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章程》等重要制度,设立宏观与产业、市场稳定与风险防控、创新发展、市场微观结构、期货与衍生品、国际市场与对外开放、法治与投资者保护7个专业委员会,选举产生学会第一届会员理事和学会负责人。

会议强调,学会既要立意高远又要脚踏实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资本市场前沿领域、面向监管重大问题,广泛深入开展研究,打造成为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阵地;要通过建设数字化研究交流平台,创办学术研究刊物,举办高水平学术年会,构建资本市场权威专家库,打造一批资本市场重点研究基地等,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力争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认可度的资本市场“连心桥”。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网为载体建设数字化研究交流平台正是学会成立大会提及的学会核心任务之一。

专业阵容规模

学会设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汇集了来自产学研政各领域的专家,预计将通过研究网持续展示专家学者最新的核心观点。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当选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当选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执行副会长。学会39名会员理事由初始会员选举产生,还有6名非会员理事由中国证监会作为业务指导部门委派。

学会副会长共9人,网站显示,包括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毛寒松、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田向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李继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学会秘书长为魏刚。

学会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学术委员会,目前有29名委员,均在资本市场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其中,主任委员李扬是国内金融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副主任委员王利明和钱军、王擎分别是国内法学和金融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姜纬则是海外华人中的杰出金融学者。

专业委员会是学会下设的分支机构,是学会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撑性力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由会员推荐的代表组成,采取“产学研政”联合攻关方式开展研究,以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目前,学会下设7个专业委员会,共有委员247人。

学会会员突出研究属性,兼顾地域代表性、业务领域覆盖面。目前共有会员95个,其中单位会员78家、个人会员17名,均是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领域、实务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机构和专家学者。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