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12月10日,“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暨《中国经营报》创刊40周年论坛”在北京举办。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会上表示,金融业正把服务好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的工作重心。
温彬认为,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商业银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战略上高度重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行业和领域;二是监管政策给予支持,增加投贷联动试点银行范围;三是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四是加快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金融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潜力巨大
如何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温彬表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式的技术创新,这就要求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增长较快,年均增长接近15%,但基础研究投入强度还相对较低,目前仅为6.3%左右,与部分发达国家超过10%的投入强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第二,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于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第三,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目前各地正在迅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但要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要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发挥各地资源要素禀赋,实现人力、土地、资本、数据等要素的合理配置。
从金融业角度看,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包括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在内的“五篇大文章”。温彬认为,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应把加快发展数字金融作为当前转型的重要支撑。
长期以来,各类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温彬认为:“数据大并不等于大数据,把海量的数据资源转变为可以产生价值的大数据,需要先进的金融科技赋能。近年来,金融机构持续加大IT方面投入,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嵌入到风险管理、运营操作、业务流程中,这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多角度推动商业银行发挥作用
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助力、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温彬表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考虑到我国是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型融资体系,银行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加快转型的必然趋势。过去银行信贷资源主要流向房地产、融资平台、基础设施等领域,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银行需要从战略层面把握趋势,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把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行业和领域。
第二,在监管政策上给予支持。投贷联动是银行运用“股权+债券”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仅有10家银行做试点。为了提高银行的积极性,建议扩大投贷联动业务试点范围。同时,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对工商企业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达到250%~1250%,降低了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建议做相应下调。
第三,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金融基础建设,提高银行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第四,加快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了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要,银行在人员招聘时更加青睐那些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这对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金融人才培养指出了具体方向和目标。
(编辑:杜丽娟 审核:张荣旺 校对:翟军)
-
2024-12-12 杜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