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在直播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网络主播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群体。他们活跃于直播带货、娱乐互动等多元舞台,吸引了大批粉丝,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然而,网络主播“塌房”事件的频发,不仅让粉丝“寒心”,也让公众“闹心”。
12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两起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从通报案件细节看,这些网络主播主要通过“花式操作”“惯用手段”等方式故意隐匿收入、虚假申报。其中,一些主播在巨大利益和侥幸心理的驱动下铤而走险,采取各种违法手段逃避纳税义务,甚至在税务部门接连曝光并持续释放依法治税、从严治税的高压态势下,仍心存侥幸、知法犯法。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樊勇表示,网络主播站在流量与财富聚集地,本应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积极榜样,但部分网络主播却在高收入和粉丝的追捧下迷失了方向。
作为公众形象,网络主播的行为直接关乎法律尊严、社会公平、公众价值观以及行业健康发展,其偷逃税问题不仅损害了个人形象,也影响其职业生涯。
受访专家纷纷表示,网络主播需要带头履行好社会责任。尤其是被镜头聚焦、粉丝关注、流量加持的头部网络主播更应以身作则,倡导遵规守纪并引领社会风尚。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网络主播偷逃税,本质是将自己应承担的纳税责任转嫁到其他诚实守法的纳税人身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符合纳税条件,都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网络主播偷逃税扰乱了税收公平,如果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就会被查处和曝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规定,税务部门有权依法追缴偷逃的税款、加收滞纳金,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相应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业界看来,防范网络主播偷逃税的发生,也需要健全相关领域规范体系,这不仅关乎行业稳健前行,也有助于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施正文表示,直播平台直接向网络主播支付报酬,掌握网络主播的收入情况,理应担负起相应的涉税责任。
在他看来,传统行业经历多年发展,已建立起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从业人员、企业的纳税申报、税收征管等制度也相对规范。相比之下,网络直播行业常态化监管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平台作为连接买卖双方的桥梁纽带,拥有海量的交易数据与信息资源,相关部门难以精确掌握网络主播的真实身份和收入信息,由此导致的征纳信息不对称,也成为监管难题之一。
“未来,如果能建立起常态化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涉税信息报送制度,那将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网络主播偷逃税情况的发生。”施正文说。
业内专家建议,当前也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或制定行政法规等方式,进一步明确网络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中不同主体、不同行为的法律属性和责任义务,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监管依据。
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要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促进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对于网络主播来说,要将依法纳税作为从业准则,要把营造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的网络直播行业生态环境,作为行业标准铭记于心,践之于行。
(编辑:杜丽娟 审核:张荣旺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