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年度分红超4200亿!这家上市银行派发千亿红包
2025-03-30 08:03      作者:张漫游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随着六大国有银行2024年财报悉数披露,银行业再次以“大手笔”分红引发市场关注。

其中,3月28日,工商银行召开业绩发布会提到,基于良好业绩,2024年拟派发现金股息1098亿元,其中去年中期已分红511亿元,在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后,将再安排一次年度末期分红587亿元。

随着监管层力推“可持续”分红,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A股、H股股息率分别达5.32%、7.49% 显著高于市场理财收益

在分红方面,六大国有银行依然保持“大手笔”:分红比例均在30%之上,拟派发的年度总金额超42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2024年中期及末期派发现金股息合计每10股3.080元(含税),总派息额约为1097.73亿元,位居六大国有银行之首。按全年平均股价计,A股、H股股息率分别为5.32%、7.49%,在波动的市场中体现了稳健价值。上述股息率也显著高于市场理财收益。

华福证券分析称,观察近3年不同类型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情况,国有大行保持稳定的高现金分红比例,近3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30%;股份制商业银行近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逐年提升,2023年达到29.4%;城商行近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有所下滑,202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为24.8%;农商行现金分红比例为各类银行中最低,202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为22%。

近年来,监管层多次强调上市公司提升分红水平。国有银行作为资本市场“压舱石”,通过高分红传递经营信心,同时平衡资本补充需求。

2024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指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针对分红政策的问题,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自2006年上市以来,该行一直保持较高的分红水平,累计为境内外股东创造现金分红回报超过了1.5万亿元,近几年分红利润稳定在30%以上。从2007年起,稳居A股分红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工商银行在2024年首次推出中期分红,将分红频次由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

盈利能力与资本实力筑底

国有银行的分红底气源于其稳健的盈利能力与资本实力的增强。

2024年,六大国有银行营收增速分化,但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4年年末,六大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较上年提升。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达19.69%,同比上升1.74个百分点;工行、农行、中行资本充足率均超18%,为持续分红提供安全垫。

兴业证券方面表示,商业银行分红的比例以及频次与自身核心业务发展、盈利能力状况、风险防控有效性等息息相关,采取不同的分红策略时需要平衡好股东利益与监管要求、短期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平衡。

“未来,工商银行将继续在增强价值创造力、市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风险管控力上下功夫。同时,综合考虑股东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保持分红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为广大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段红涛说。

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在该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做好市值管理,是所有上市银行和上市公司管理层都在考虑的问题。他谈到,在当前经营环境下,银行业做好市值管理有三个方向:第一要增强盈利能力;第二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第三要增强创新能力,不断让银行为客户、股东、员工、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下一阶段,兴业银行将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把蛋糕做大,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同时,将把保持分红率稳步上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