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近日,银行板块持续震荡上涨。截至7月1日收盘,Wind银行业指数上涨1.51%,A股42家上市银行全部飘红。其中,36家上市银行涨幅在1%以上,苏州银行涨幅达5.13%,厦门银行涨幅达3.98%。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多家银行召开股东大会,分红、战略转型是关键词,也为后续银行股上涨打下基础。
机构资金涌入+分红加码 点燃做多热情
截至7月1日收盘,A股36家上市银行涨幅在1%以上,苏州银行涨幅达5.13%,厦门银行涨幅达3.98%。
哪些资金在买银行股?国盛证券方面分析称,过去五个季度数据来看,主动型公募基金对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持续提升,到2025年第一季度配置比例达到3.75%,但对比银行在沪深300的权重(14.6%),低配比例仍接近11个百分点。结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要求缩小业绩与基准偏离度,银行股有望迎来增发资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银行股近期表现强劲,主要源于大型机构投资者对低估值、高分红板块的青睐。“今年以来,市场呈现出哑铃型配置策略:一方面,追求高成长的投资者聚焦科技成长股;另一方面,寻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则转向银行股,以获取持续分红收益。近期银行股提高分红比例及释放战略调整信息,进一步提振了投资者信心。综合来看,银行股的上涨趋势当前有望延续。”
6月30日晚间,常熟银行公告称,该行于当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这是常熟银行首次计划实施中期分红。6月27日,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和浙商银行实施了2024年度现金红利派发。光大银行还于6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该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末期利润分配方案。
这波分红潮的力度有多大?根据企业警视通数据, A股42家银行中,有39家银行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超过2023年,整体分红额度较上一年约增加了181.91亿元。
国盛证券方面认为,站在当前视角,银行板块行情仍具持续性,主要基于股息率的相对优势、业绩及分红的确定性。当前国有大行的加权平均股息率为4.07%,对比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为2.42%,仍处于近十年49.10%的分位数,利差优势仍较为明显。
净息差企稳+战略转型提速 银行股价值基石显现
在盈利方面,银行也释放出稳定信号,为股价提供了基本面支撑。中国银行研究院方面分析指出,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再次创下历史新低,但较2024年同期数据,净息差下降趋势已有所收窄。与此同时,积极的因素也在积累,特别是主要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2025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利息业务仍面临一定压力,但下行趋势将有所缓解。一方面,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基本完成,后续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新发放贷款价格企稳。
且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9%,较上年提升0.05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尽管各项降本增效措施加速落地,但在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运营费用相对刚性,压降空间有限,从而导致成本收入比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银行股东大会上,多家银行提出“转型”关键词,投资人得以进一步了解银行下一步发展方向。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称,要适应低利率环境带来的巨大考验,所以招商银行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四化”转型,即加快国际化的发展,让该行业务结构更加适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需求,避免简单依赖利率较低的单一市场;要加快综合化的发展,通过综合化经营,使该行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要加快差异化的发展,避免银行业同质竞争,要打造招商银行的特色化优势;加快数智化转型,利用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使招商银行能够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服务感受,防范好风险,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王良称,通过这些措施,使招商银行能够穿越低利率的环境和周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民生银行行长王晓永称,从今年一季报数据看,该行营收同比增长超出预期,经营业绩呈现积极态势,根本原因在这些年民生银行战略转型,成效逐步显现。据其介绍,在战略转型过程中,该行客户基础、业务基础、资产负债结构、风险管理体系、客户经营体系、运营体系,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体系均持续完善。
他同时也坦言,在当前低利率、低息差的大背景下,管理层深感营收的可持续增长仍然面临着较大挑战。一方面,战略转型持续落地,经营管理基础仍需要进一步夯实,很多工作仍需“久久为功”;另一方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市场需求可持续的增长也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
-
-
2025-07-01 秦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