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超 上海报道
随着多家车企公布上半年“成绩单”,领头羊上汽集团(600104.SH)的销量答卷备受市场关注。
7月1日,上汽集团对外发布产销快报,6月份销售整车36.5万辆,同比增长21.6%;1—6月份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此外,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终端零售交付达到220.7万辆。
愈加激烈的车市竞争下,上汽集团如何破局前行成为业界焦点。《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已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上汽集团,通过在自主、合资等层面持续发力,目前已逐步进入收获期。如在对外合作层面,上汽集团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尚界”品牌新车将于今年秋季上市,或将引爆20万级市场。
“尽管现在汽车价格战的硝烟仍在蔓延,贸易战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更是有增无减,但我们必须直面这些新的困难和挑战。”6月27日,上汽集团举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秋如此强调。
联姻华为剑指中高端市场
作为鸿蒙智行第五“界”,上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尚界”品牌一举一动,皆成行业热点。
6月30日,尚界汽车正式开通微博官方账号,微博图像则为“尚界”汉字,记者注意到,除了微博平台外,尚界汽车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皆已上线。
梳理可发现,在多个社交平台密集上线的尚界汽车,距离其正式公开亮相仅约5个月时间,其飞速进展令人瞩目。
将时间拉回今年2月21日,尽管此前业界屡有合作传闻,但在当日,上汽集团正式官宣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据悉,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共同为用户带来领先的智能化出行体验。
记者注意到,从上述合作协议出席者身份上,足以看出上汽与华为对此次合作的重视程度,公开信息显示,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见证签约。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分别代表上汽和华为签约。
此后,上汽与华为频频披露尚界汽车进展,引发外界如潮关注。今年4月16日,华为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官宣“尚界”;4月23日,余承东现身2025上海车展上汽集团媒体发布会,透露“‘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已经完成终审,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布”;而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鸿蒙智行的“五界”负责人共同出席,被外界称为“五界”首度齐聚。
记者注意到,作为由上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新品牌,双方皆对此投入大量资源,并抱有极高期待。
公开信息显示,尚界专属团队目前已超5000人,首期投入60亿元。今年4月29日,“尚界”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尚界”整车生产项目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
在外界看来,“尚界”品牌的诞生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其定位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瞄准家庭用户、年轻白领等核心消费群体,而其所在的20万元价格区间被认为是中国车市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凭借上汽制造工艺与华为智能化的双重加持,“尚界”被外界认为或搅局中高端市场,称为20万级市场的最大“鲶鱼”之一。公开信息显示,余承东此前就表示,“尚界”品牌首款车上市后预计销量会“大爆”,要上汽集团准备好足够的产能。
而国海证券研报此前也认为:“我们判断上汽与华为合作有望实现优势互补,定位主流市场的尚界品牌将在2026年起为公司贡献较大增量。”而华创证券研报此前同样认为,“尚界”作为鸿蒙智行“五界”中首个进入经济型车市场的品牌,“对应市场空间大、销量天花板高”。
“刀刃向内”年内销量六连增
除了外界关注度颇高的“尚界”外,作为国内龙头车企的上汽集团,今年以来销量持续进入上升通道。
记者从上汽集团方面获悉,自今年以来,上汽集团单月销量已实现同比“六连增”,拆解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成绩单可发现,自主品牌“挑大梁”的角色越发明显。
上汽集团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22.4万辆,同比增长17.1%,1—6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3.5%,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
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来自上汽集团的信息显示,今年6月份,上汽新能源车销售12.1万辆,同比增长29.2%,1—6月累计销售64.6万辆,同比增长40.2%。以上汽集团旗下高端品牌智己汽车为例,6月份,智己汽车终端交付超过6000辆,旗下明星产品“双6系”智己LS6与全新智己L6持续热销。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海外市场遭遇“逆风”情况下,中国车企出海进展如何一直备受各界关注。
“我们一路走来困难重重,每个国家的法规、政策都不一样,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库存。但关键还是要狠抓零售。”王晓秋近日表示。而来自上汽集团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上汽海外市场销售9万辆,同比增长11.5%,1—6月累计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1.3%。
以欧洲市场为例,上汽集团方面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汽MG积极克服反补贴税不利影响,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15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如5月份,MG在英国市场销量突破6600辆,6月份,MG HS在西班牙市场力压比亚迪夺得PHEV市场销量冠军。
“在欧盟对公司加征电动汽车反补贴税后,市场认为公司今年出海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对公司出海的预期普遍不高。”东方证券研报认为,上汽集团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前瞻布局,“在欧洲市场推出多款不受额外关税影响的MG品牌混动车型,成功维持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规模领先地位”。
记者从上汽集团方面获悉,目前,上汽产品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1个“三十万辆”级(欧洲)、5个“五万辆”级(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南亚)海外区域市场,海外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
作为中国车企出海先锋,上汽集团正全力加码海外市场。
今年4月份,上汽集团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的组合战略。未来3年,依托自身深厚的电动智能网联技术积累,上汽将打造包括SUV、轿车、MPV、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搭载全新HEV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将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
海外市场、自主品牌与新能源“齐头并进”的背后,无疑是上汽集团“刀刃向内”、全面深化改革的真实反映。
“面对行业竞争,光有技术还远远不够,还要找准发力点,汇聚力量,一拳打穿,打穿产品体验、打穿市场、打穿各种边界。为了应对市场的挑战,我们练就了三套‘拳法’,内外兼修,准备在这场‘肉搏战’中打出上汽的新天地。”贾健旭此前表示。
如在组织架构方面,上汽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让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把上汽集团所有的可用资源,汇聚成一股力量。而在技术研发领域,上汽还将旗下所有底盘研发和制造能力合而为一,调拨各领域精兵强将,全力打造先进的线控底盘技术。
此外,在推进合资品牌发展、对外合作等领域,上汽集团同样加快改革步伐,如在合资车企发展方面,2024年,上汽集团推动实现“上汽奥迪技术共创、上汽大众再续新约”,上汽集团方面强调,其“已通过反向技术赋能开创合资合作2.0新时代”。
“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上汽集团合资车企的汽车产品将会跟上中国用户需求的变化。”王晓秋在上汽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同时强调,“上汽人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紧迫感,驱使着我们继续努力,实现‘筑底、企稳,回升、提速’的改革目标,重回行业领先。”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