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地域分工时代
2025-07-31 09:07      作者:索寒雪     来源:中国经营网

徐强国家信息中心小图.jpeg

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我们在做一个有关区域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的研究。一个地方计划发展人工智能时,要避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盲目扩张。”7月30日,国家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徐强在一场经济领域研讨会上表示。

他指出,一个地方发展人工智能,应该了解这个地方是否在算力方面有优势,或者在数据方面有优势、在应用场景方面有优势,这些问题必须深刻分析。

他表示,发展人工智能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同地区、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各异,需立足实际。例如,中部或西部地区可能在算力领域具备优势,而算法研究、技术创新更依赖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人才集聚地。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最活跃的试验场。徐强分享了近期参与上海“第七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见闻:展会现场人潮涌动,几乎无法顺畅通行。

“我看到一些报道,原本168元/张的市民门票被炒至2000元。”他表示,这侧面印证了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象牙塔”走向大众生活,各类企业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已推出成熟成果。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更新极快。

徐强认为,人工智能正从算法智能向感知智能跨越(当前感知智能已较成熟),下一步将迈向认知智能,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的关键。

徐强结合实践,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把握的几个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避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盲目扩张。

此外,要先立后破。他表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不能简单否定“旧的”。

“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规律掌握好。”他说,“因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和劳动者都可以通过新质生产力实现倍增和乘数效应,这是效率最高的。”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