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上半年跨境服务与外贸支持全面提效
2025-08-01 05:08      作者:郝亚娟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北京报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召开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浙江全省金融运行呈现“总量稳、结构优、成本降、质效升”的特点,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扎实推进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推动便利化政策红利充分释放。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支持浙江跨国公司不断提升跨境资金运营能力。

金融总量稳步增长

上半年,浙江省金融总量稳健增长,信贷资源持续向重点领域倾斜。其中,存款总量合理增长。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34万亿元,同比增长7.7%,比年初新增1.39万亿元,同比多增8723亿元。

贷款总量平稳增长。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34万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1.56万亿元,同比多增258亿元。

上半年,浙江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90万亿元,同比多增2113亿元。

在重点领域信贷支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一是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单设“三个200亿”专项额度,开展金融支持“稳外贸、促消费、强科创”专项行动,带动金融机构发放外贸、消费、科创三大领域贷款超20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二是加力实施专项再贷款工具。召开全省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暨金融一揽子政策推进会,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作机制,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核通过金额居全国第二,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用好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联合召开省属国有上市公司增持回购工作座谈会,截至6月末,辖内上市公司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公告项目达107个。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债券落地。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截至6月末,全省有14家企业和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共284.1亿元。

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外贸进出口2.73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2.07万亿元,增长9.1%。浙江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19.8%,居全国首位。

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全面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提升企业便利化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一是持续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全省已备案审慎合规银行44家,试点优质企业96263家,企业家数居全国前列。突出重点区域的政策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服务跨境电商56万户,市场采购线上线下“双便利”收结汇同比增长16%。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共有9家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企业,实现跨境收支51亿美元。扩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试点“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背景核验”“衍生品业务担保增信政策签约功能”等新场景,帮助1.2万余家涉外企业融资532亿美元。

二是全面提升外汇服务便利化水平。优化汇率避险服务,积极满足中小外贸企业诉求,优化担保增信政策,将担保比例由8%提升至10%,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超17亿元。发挥期权补助政策“激励引导”的作用,期权业务同比增长57%。上半年全省外汇套保比率达24.5%,较2024年提升7.3个百分点,新增首办户9204家。实施优化县域外汇管理服务三年行动,提升对县域外贸企业服务水平。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开发“之江易汇”服务小程序,近期将正式上线运行,包含政策宣传、企业咨询、问题解答等功能,不断提升外汇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稳慎扎实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实施“浙江省跨境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三年行动”,聚焦“优服务、促便利、防风险”,出台十项工作举措。1—6月,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1.22万亿元。重点领域跨境人民币结算稳步增长,全省大宗商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11.4%;对“一带一路”沿线、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分别增长10.4%、24.9%;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38.3%。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