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入局 退市后的拉夏贝尔能否改写命运
2025-08-09 04:08      作者: 阎娜 孙吉正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阎娜 孙吉正 成都报道

经历A+H股退市、破产重整的阵痛后,拉夏贝尔正迎来新变局。近日,拉夏贝尔官网公告显示,杭州广穗金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穗金控”)实际控制人王国良被审议批准为公司执行董事,其控股的杭州金穗丰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金穗丰华”)持有公司6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王国良同时成为公司实控人。

这一变动标志着拉夏贝尔历时近两年的重整之路开启了关键一步。

近年来,拉夏贝尔的商业模式已发生明显转变:从重资产的直营为主模式转向轻资产的品牌授权模式。在业内看来,这一转型虽帮助公司快速变现、提升利润,但过度依赖贴牌业务易导致品牌价值稀释、品控风险等问题,也考验着新任管理层的经营智慧。

“该公司后续或发挥广穗系线上渠道优势展开业务。”鞋服行业专家马岗分析指出,“品牌复苏需要双线并举:线上渠道优势赋能的同时,必须重构供应链体系,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优化实现品牌价值修复。”

他强调,在授权管理方面,关键在于选择具有长期发展理念的合作伙伴,严格控制授权品类和合作模式,并建立完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拉夏贝尔重整获新生

创立于1998年的拉夏贝尔曾是国内首家A+H双上市的服装企业,但因战略失焦、扩张过快导致成本失衡,自2018年起陷入持续亏损。2023年2月,上海三中院正式受理其破产清算申请。同时,公司已从A股和H股退市。

随着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这家老牌服装企业迎来转机。拉夏贝尔在近期公告中披露了实控人变更的消息,金穗丰华支付重整投资对价2.2亿元受让拉夏贝尔15.84亿股股票,占总股本65%,成为拉夏贝尔的第一大股东。王国良持有金穗丰华99%股份,因此成为拉夏贝尔的新实控人。

此次重整方案采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式,按照每10股转增57.5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使拉夏贝尔总股本增至24.38亿股,其中,金穗丰华获得15.84亿股,剩余股份则用于清偿债务,这也使其财务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王国良与拉夏贝尔早有渊源,其创立的广穗电商自2022年起就独家代理拉夏贝尔线上业务。公开资料显示,广穗电商成立于2013年,拥有员工300多人,仓储面积20000平方米,主营大健康和大时尚两个体系类目,旗下经营品牌包含拉夏贝尔在内的多个知名品牌,这一背景为拉夏贝尔的线上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拉夏贝尔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处于重整计划执行的债权受偿分配期内,相关现金分配工作正平稳、有序进行。未来拉夏贝尔仍将专注于时尚业务,并持续聚焦品牌力提升、业务模式调整、改善经营策略及优化资本结构等关键举措,同时利用投资人广穗电商在电商领域的优势,丰富覆盖人群。

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指出,新控股人入场最大的意义是为重整注入资源和决心。破产重整不仅是法律程序,更是经营重建,关键在于控股方是否具备资金、资源和战略能力去推动企业复苏。王国良在决策上有绝对主导权,这有助于减少重整过程中的内耗,提高执行效率。不过,重整的成功还要看新控股方能否带来产业协同,而不仅仅是资本输血。否则,企业可能只是短暂续命,无法根本摆脱困境。

中国服装行业战略专家杨大筠认为,从战略投资逻辑来看,新投资人入局的核心诉求在于获取拉夏贝尔的品牌资产价值。通过参与破产重整程序,投资人以股权收购方式间接取得对商标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并通过挖掘利用剩余的品牌价值获取收益。

转型轻资产模式

在实控人易主的背后,拉夏贝尔近年商业模式已发生重大转变,从以往“多品牌、直营为主” 战略转向品牌授权的轻资产模式。

事实上,自2020年起,拉夏贝尔便宣布开启“品牌授权+运营服务”新战略,设立授权事业部,正式转型贴牌模式,不再独立经营线上电商业务。也正是此时,王国良通过旗下广穗电商获得其代理权。品牌授权模式在服饰行业并不鲜见,南极人、恒源祥、北极绒等均通过类似模式实现品类扩张。

谈及转型原因,杨大筠分析指出,向品牌授权模式转型是因为拉夏贝尔品牌仍有一定知名度,其曾拥有近万家门店,在不少消费者心中留有印记,转型的本质是对品牌剩余价值的充分利用。

此外,过去直营为主的扩张模式加剧了人工、租金等运营压力,导致成本高企。据拉夏贝尔此前财报,2011年其门店1841家,2018年增至9674家。如今的轻资产模式以品牌授权为主,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其品牌综合服务收入达6137万元,占营收的47%,毛利率高达100%。

依托贴牌模式,拉夏贝尔品牌当前已覆盖女装、男装、童装、鞋、户外等品类。据第三方数据平台蝉妈妈显示,2025年“6·18”大促期间,拉夏贝尔靠直播带货销售额破亿元。 拉夏贝尔方面透露:“针对线上业务,计划主品牌核心渠道主打线上自营,同时与分销商联营,副品牌则采用联营和分销结合的方式。”

不过,在业内看来,品牌授权本质是贩卖品牌知名度与溢价能力,在短期内可以快速变现、改善现金流、修复利润,但贴牌模式下,代理商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品控、售后等问题被放大,长此以往可能会加速消耗品牌积累的口碑。

上述负责人表示:“相应举措已有计划且正在推进,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合作伙伴名录及负面清单,统一店铺平面和视觉形象风格;制定科学的价格带政策且严格执行等。”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表示:“短期来看,拉夏贝尔仍有一定的品牌价值;但中长期若没有强有力的资本介入,或无法坚持自身品牌DNA,在低价、无序的线上授权竞争中,很难脱颖而出并回归往日的行业地位。”

复兴前景待考

尽管拉夏贝尔复兴之路已有新进展,但该公司仍表明“重整计划后续能否顺利执行存在不确定性”。在其7月10日的公告中提及,若重整计划不能得到执行,法院将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本公司破产。

根据此前公布的《重整计划》,截至2025年2月28日,共有281户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了债权,审核确认总金额约47亿元。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解读指出,《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应当随时清偿,破产费用优先于共益债务和其他债权受偿。2.2亿元重整资金需优先用于上述支出,剩余部分才能按比例清偿普通债权;此外,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企业“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仍可能面临新的破产风险。

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从中长期来看,若重整顺利,通过业务调整、优化管理等,可能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偿债能力。

此外,当前时尚女装市场竞争已白热化,白牌企业众多,在此背景下,曾经的“女装一姐”地素时尚,2024 财年营收净利双降,一年内关闭门店超百家。网红女装店也遭遇闭店潮,2024年以来,超40家线上女装店闭店或不再上新。

程伟雄指出,女装市场已呈多元态势,此外,女装受地区、气候等因素影响大,易受流行趋势左右,普遍规模有限,多为区域性品牌,难现上万家门店盛况。

此外,拉夏贝尔并未放弃线下渠道。今年宣布与快我服饰达成战略合作,快我服饰将在其商业体资源中,优先布局拉夏贝尔品牌门店,未来3年计划新增2000家线下门店。

据上述负责人透露:公司未来将持续布局线下业务,以盈利为核心目的,适度扩大线下门店数量和业务规模;实行直营+联营代理模式,直营门店做形象店、标杆店。

据财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拉夏贝尔共有104个线下经营网点,其中直营零售网点34个,加盟联营零售网点70个。

杨大筠指出:拉夏贝尔现有线下门店或为商标授权,由合作方自行设计、贴牌运营,这与森马、美邦等拥有自有研发设计团队、明确品牌定位、能进入主流商场的模式完全不同。

程伟雄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若以线上卖标为主,容易出现线上低价销售与线下较高定价存在冲突,不过,在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或许还有一定生存空间,但长期来看,随着头部品牌不断下沉,将会造成生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