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中报业绩报喜的同时,中信重工(601608.SH)基于对市场趋势研判,对其募投项目——“高端耐磨件制造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以下简称“高端耐磨项目”)进行了主动优化与阶段性调整。
日前,中信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对高端耐磨项目重新论证并决定暂缓实施,以更适应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变革。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此次项目调整背后,体现着中信重工应对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思维。近年来,耐磨材料行业持续迭代,橡胶、陶瓷、钢橡复合等新型衬板材料逐渐普及,原有以金属衬板为主的项目方案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中信重工方面向记者表示,此次作出暂缓决策,正是为了以更前沿的技术、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规划,提升募投项目的实施质量和未来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重工高端耐磨项目主要瞄向机械后市场。近年来,后市场颇受业内重视,多家装备制造企业明确表示存量设备后市场空间巨大,要积极开拓相关市场,谋求新的、稳健的盈利点。
应对市场变化
中信重工此次所涉的高端耐磨项目为2024年定增募投项目之一。该次定增募资净额约8.16亿元,其中原计划投入高端耐磨项目的募集资金约1.53亿元。
市场变化是中信重工此次高端耐磨项目变动的重要因素。
中信重工方面在公告中指出,自高端耐磨项目实施以来,行业在技术工艺、材质创新与市场需求方面持续演进。近年来行业对耐磨产品的材质配方及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橡胶衬板、陶瓷衬板、钢橡复合衬板等新兴材质衬板相继涌现,原募投项目主要规划生产金属衬板,项目方案需依据市场条件和技术新要求进行调整并统筹考虑。
对于各类材质衬板间的区别,业内分析认为,相较金属衬板,橡胶、陶瓷、钢橡复合等材质衬板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能否相当还需依赖技术研发。
中信重工方面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受行业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高端耐磨项目实施的市场条件发生变化,继续按原定方案实施可能面临一定风险。
“公司秉持审慎投资、稳健经营的原则,主动对原生产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和优化调整,以期实现资源更高效配置。”中信重工方面表示,2024年7月,公司定增募资到位。在近一年时间里,公司持续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截至目前,该项目尚未使用募集资金。
记者获悉,目前中信重工高端耐磨项目虽未投入募资,但已投入部分自有资金。中信重工方面表示,虽然高端耐磨项目建设进度较原计划有所调整,但公司已以自有资金完成当前产线的数字化工艺管理系统搭建并验收,有效提升了现有耐磨产线的智能化与精益化管理水平。
中信重工方面表示,后续将充分考虑市场趋势、行业发展以及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高端耐磨项目的后续实施计划,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适时合理安排,确保募集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后市场策略
据悉,中信重工高端耐磨项目旨在通过对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生产矿山耐磨衬板等高端耐磨件。该类产品属于矿用磨机关键备件,直接关系设备运行效率与使用寿命,具有更换周期稳定、需求持续性强等特点。
中信重工方面此前在论证高端耐磨项目必要性时曾指出,耐磨衬板市场需求稳定,由于磨矿作业损耗较大,耐磨衬板的使用寿命及更换周期通常在3—6个月。
“矿山高端耐磨件作为矿山装备中的易耗件,更换周期性强,受矿业市场整体影响相对较小,备件存量市场需求平稳。”中信重工方面曾表示,随着矿山行业对耐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型高端耐磨产品的市场需求预计将不断扩大。
中信重工方面表示,根据财富商业洞察有关统计数据,全球耐磨产业2024年规模约140亿元,预计2032年达211亿元,是被众多装备制造企业看好的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
无独有偶,近年来机械行业主机市场波动背景下,后市场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据悉,所谓机械后市场,主要围绕机械设备销售之后使用、维保、升级、再制造、租赁等方面,是贯穿机械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各类服务和产品需求形成的市场。
“机械行业后市场前景广阔。”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相较于传统主机销售市场,机械行业后市场需求更为稳定,且利润率明显更高。
近年来,包括柳工(000528.SZ)、徐工机械(000425.SZ)、山推股份(000680.SZ)等在内的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均明确表示将后市场作为重点开拓方向,深度挖掘存量设备所带来的持续服务价值。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