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上市次年营收净利双降后,长青科技(001324.SZ)2025年半年度业绩有所修复。
日前,长青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长青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11.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9.90万元,同比增长4.51%;扣非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4.24万元,同比增长15.53%。
净利润增长的同时,2025年上半年,长青科技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同比均有所下滑。长青科技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期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波动,主要受承接项目以及产品结构的差异等因素影响所致。
应收账款规模连增
长青科技于2023年5月上市,上市当年,长青科技营收与净利润规模均达到近年峰值。
不过,上市次年即2024年,长青科技营收净利双降。其中,营收同比下滑13.1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22%。
2025年一季度,长青科技营收恢复增长,净利润仍有所下滑。直至2025年上半年,长青科技业绩修复,营收净利均实现增长。
业绩修复的同时,2025年上半年,长青科技应收账款规模再度增长。根据其2025年半年度报告,当期末长青科技应收账款规模为3.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6.07%,较上年年末均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来,长青科技应收账款规模已连续增长三年。Wind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长青科技应收账款规模分别为1.79亿元、2.59亿元、3.26亿元、3.41亿元。
对比长青科技同业企业来看,近年来,威奥股份(605001.SH)、康尼机电(603111.SH)、晶雪节能(301010.SZ)等企业应收账款整体虽有所增长,但2024年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近年来公司应收账款规模的变化,主要受营业收入增长及客户结算模式或回款周期变动等因素影响。”长青科技方面向记者表示,为此,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客户信用政策,对客户进行全面信用评估。同时,定期开展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及时识别并处理坏账等潜在风险,以有效管理应收账款,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
拓展新兴应用领域
长青科技主要业务涉及轨道交通及建筑装饰,近年来其轨道交通业务基本贡献了60%左右的营收。
根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长青科技的轨道交通业务主要由三明治复合材料为基础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部装饰产品构成,其生产的三明治复合材料内饰产品主要包括面材与芯材产品。
深耕原有主业的同时,长青科技方面近年来多次表示,要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持续扩大产品种类,积极拓展新兴应用领域的配套材料产品。
“目前公司已有配套产品运用于船舶邮轮及特种车辆。”长青科技方面表示,后期公司会继续坚持“立足三明治轻量化复合材料研发,力争实现多领域应用”的业务发展目标。
根据过往年报,2023年,长青科技单列邮轮内饰业务,当期该业务营收占比为0.62%,营收规模为326.78万元。不过,2024年,长青科技邮轮内饰业务营收降至188.69万元,营收占比降至0.41%。
拓展新兴应用领域的同时,长青科技近年来还在开拓海外业务。近年来,长青科技海外营收规模有所波动,但营收占比整体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长青科技实现海外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10.24%,营收占比为24.61%。
“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速营销网络建设,先后在欧洲及国内长三角城市增设网点。”长青科技方面在半年报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项目中,集成中顶、大件行李柜、带座位显示行李架等内装项目填补了公司以往内装的空白,同时公司还参与了海外双层列车地板、楼梯及内装的设计开发。
“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公司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的优化,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方案,以满足现有客户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群体,促进海外订单稳步增长。”长青科技方面向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扩大市场占有率。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