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 北京报道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绿色金融正成为银行业创新的重点方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绿色贷款增加较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重启对银行意味着哪些机遇?如何看待转型金融的前景?《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星展银行(中国)副行长(待核准)、企业及机构银行部主管洪诚明。
探索低碳转型新路径
《中国经营报》:在推进绿色金融的过程中,银行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自身盈利需求之间实现平衡?目前贵行重点支持的绿色金融领域有哪些?
洪诚明: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银行自身的盈利需求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将ESG因素融入银行风险管理与信贷决策,能有效规避因环境风险、政策变动而带来的财务损失,从而保护资产质量,这是实现长期价值创造的根基。
作为亚洲领先的金融机构,我们独具优势,能助力全球跨国企业实现其在亚洲业务的低碳转型。同时,对于志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我们也能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坚实的可持续发展支持。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深化了与企业客户的合作,积极支持其向低碳商业模式转型。截至2024年年底,星展银行已承诺提供890亿新元的可持续融资(扣除还款后净额)。星展银行重点布局绿色金融领域,覆盖可再生能源、交通、农业以及城市建设等广泛行业:
在2024年落地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支持远景能源风电项目;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为南方电网收购乌兹别克斯坦风电场、中广核老挝光伏项目提供绿色过桥贷款;为新加坡能源集团重庆区域供冷供热项目发放绿色贷款,支持创新能源项目;向长城汽车金融、东风汽车金融等提供绿色贷款并助力广汽汇理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通过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嵌入融资方案,助力农牧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与供应链融资优化;为恒基置地商业地产提供绿色贷款,并协助凯德集团发行可持续挂钩熊猫债,推动建筑节能减碳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营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重启以来,对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洪诚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的重启,标志着中国碳市场体系向多元化、成熟化迈进,有效提升了碳排放交易活跃度,并推动优质减排项目加速落地。
随着东南亚成为中资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点区域,跨境碳减排合作迎来新机遇。近期,星展银行联合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公司及新加坡气候影响交易所(CIX)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基于评估结果开发试点项目,助力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接入全球碳信用市场。
星展银行也积极关注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帮助企业解读国际政策,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与欧盟碳关税(CBAM)政策,并通过境内外网络对接欧洲机构与合作伙伴,助力客户把握绿色转型与国际贸易新机遇。
绿色金融三重挑战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转型金融逐渐受到关注。你如何看待转型金融的发展前景与空间?
洪诚明:转型金融的核心在于认可“转型过程”的经济价值。它区别于传统绿色金融对“绿色项目”的支持,聚焦为碳强度较高但具备清晰转型路径的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这与星展银行“生于亚洲,长于亚洲”的发展路径高度契合——亚洲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同时集中了大量亟须低碳转型的传统行业。
星展银行于2020年率先推出全球银行业首个《可持续发展和转型融资框架与分类法》,并持续完善转型金融框架,确保资金流向真正具备减排潜力且路径清晰的行业与项目。
星展银行已完成多笔具有代表性的交易。比如,在2022年,我们向中国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下游电弧炉(EAF)炼钢制造商提供5000万美元转型贷款,满足其低碳技术升级的资本支出需求;2024年,星展银行向某全球化工公司提供1000万美元信贷,支持其在印尼的工厂从自备燃煤电厂转型。
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通过转型融资支持企业主动开展低碳改造,可有效满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国际标准,显著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与认可度,赋能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营报》:展望未来,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仍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洪诚明:当前,绿色金融的深化发展仍面临几项关键挑战:
首先是标准与定义的统一性问题。现阶段,全球各地对“绿色”或“转型”活动的界定标准仍在演进中,存在一定差异。金融机构在不同市场运营时,需要平衡全球标准与本地化要求,这增加了业务复杂性。推动建立更清晰、可比且具备国际共识的分类标准,对于提升市场透明度、引导资本精准投向至关重要。
其次是数据缺口与可信度挑战日益凸显。当前,企业和项目层面非财务数据的可获取性、一致性和可信度仍有待提升,这为量化环境效益、评估转型计划以及管理相关气候风险构成一定障碍。银行需要与企业、第三方机构及科技公司携手,共同探索数据解决方案。
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商业可持续性。部分绿色技术项目仍处于发展早期,投资周期长、风险收益比尚待市场检验,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具备更前沿的行业洞察和更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模型。
星展银行相信,绿色金融是中国乃至亚洲实现气候韧性与经济繁荣的双重机遇。我们将持续创新产品、深化生态合作,并通过严格的治理框架确保每一步行动创造切实的环境与商业价值。
(编辑:张漫游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